要是處理不好與宗帥們的關係,魏延這支偏師將面臨被山越諸部包圍的危險。
劉備再次分兵!
公安一線的主力部隊,只剩下了三萬不到,這個兵力與陸遜、朱然兩軍相比,總體上已處於劣勢,但劉備對此並不在意。
在他看來,吳軍已沒有反擊之力,他一個久經沙場的前輩,難道還怕陸遜一個年輕後輩?
曹操死後,驕狂在劉備心中漸漸滋生。
這是一個很不好的跡象,若是諸葛亮在旁的話,一定會勸說劉備,不能輕視對手,要提前預防吳軍的反撲,但很可惜,諸葛亮因為反對劉備與孫權反目,被留在了成都。
龐統隨軍出征,一貫用兵用險的龐統,對劉備分兵的策略不僅沒有反對,而且還大力支援。
從這一點上看,龐統的戰略判斷能力不如諸葛亮,其更擅長的應該是戰役中的謀略參劃,劉備用龐統制訂大戰略計劃,方向上出現了錯誤。
——
夏口。
陸遜依託沿江水寨和水軍的優勢,苦苦抵擋劉備的進攻,這一次,陸遜沒有夷道狹長地勢可以依靠,只能靠著江面河汊的複雜地形,透過層層截擊消耗劉備軍的力量。
地方雖然不同,陸遜的作戰思想還是一樣。
好在這一回,有朱然在江陵城中牽制,劉備在進攻時不能使盡全力,四萬軍隊中,真正用於夏口、陸口一線的二萬人馬算是頂天了。
劉封突襲皖城,魏延兵進攸縣。
江東上下為之大怖。
面對劉備軍三路進逼的巨大危險,陸遜表現得很是老到,他迅速的遣了清剿山賊經驗豐富的大將賀齊前來豫章,抵擋魏延的侵犯。
魏延雖然厲害,但賀齊也不是俗手。
賀齊在三國演義中,屬於名字一掠而過的醬油黨,但實際上,賀齊為吳國的建立,立下過汗馬功勞,沒有賀齊穩定南方的局勢,孫權根本沒有餘力在江淮一帶與曹軍大戰。
在皖城方向,陸遜對劉封的來犯更加的重視,他直接遣出了江表虎臣中最為勇悍的漢中太守、奮威將軍周泰,再加上潘陽令周魴、周泰子周劭,領二萬餘眾復奪皖城。
周泰的漢中太守,和劉封當年一樣,屬於遙領性質,孫權的勢力範圍,怎麼發展也不可能到達漢中一帶。
陸遜這麼安排,自有他的道理。
周泰是遙領,而劉封是實授的漢中太守。
在周泰出兵時,陸遜拿話語激勵他說,要是遙領太守擊敗了實授太守,那就沒有人再拿這個恥笑周泰了。
周泰一聽陸遜這話,立時鬥志高漲,恨不得一下子衝到皖城與劉封決一死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