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通,績本以為汝乃一絕世勇將,卻不想汝還是精於辯術的智士,今晚吾在城中酒肆邀三、五好友相聚,汝可一定要來。”
陸績一出廳堂,即將劉封拉扯到一旁,興奮不已的訴說起來。
劉封有些哭笑不得,他剛才進廳堂內,是抱著視死如歸的心態進去的,等虞翻一聲質問下來,劉封沉浸於心底的詭辯技能就冒了出來。
這隨機應變的反應,自然不是天生的,而是來自於後世網路上互噴貼子的經驗積累。
但凡混過一些專業級的軍史論壇的人都知道,互噴最重要的就是抓住對手一點疏忽,就揪住不放,窮追猛打,同時,還要先聲奪人,不給對手喘息之機。
剛才,劉封運用的就是這一套路。
虞翻以敗仗奚落劉備,看似高明,實際卻犯了一個致命的錯誤,古往今來,打過敗仗的可不只是劉備一人,而是有太多的將領,其中不乏名將。
而劉封所舉的例子則更絕,孫堅和孫策,分別是孫權的老子和兄長,這還怎麼辯,虞翻雖然名字中有“翻”字,但卻再難從劉封的話語中翻身過來。
陸績要請客,劉封正要找機會與江東諸豪相識,自然不會拒絕。
等諸葛亮舌辯一天回驛館休息之後,劉封告過假,即在陸績派來的僕從引路下,來到位於柴桑城中的浸月亭赴約。
陸績已經早早的在門口等候,進了席間,劉封看到還有三人已經在陪,二人是和陸績一樣的文士,一人則穿著甲袍,顯然是個吳軍將校。
“顧邵顧孝則,孫將軍幕府左司馬顧雍之子,吾之外甥,博覽群書,江東之名士也。”
“周循周子山,廬江周氏子弟,周大都督之長子。”
“呂蒙呂子明,孫將軍帳下橫野中郎將,昔日為孫討逆之別部司馬,今日元通為討逆張目,子明聞之,有意見面一敘!”
劉封聽陸績介紹三人,心中驚訝萬分,陸績早逝,這三人也都是短命之人,也不知是不是巧合。
三人中,顧邵、周循雖有名望,才具出眾,但因早亡,沒有什麼出眾的事略,唯最後一人呂蒙,卻是讓劉封不由得多看了幾眼。
呂子明白衣渡江、關羽大意失荊州。
這一段歷史,但凡對三國感興趣的人都知曉,而呂蒙正是讓關羽最後敗亡的關鍵人物。
白天剛剛乾完虞翻,晚上又迎來呂蒙。
劉封神色不變,這沒什麼,江東縱算是龍潭虎穴,他劉封也有勇氣闖上一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