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是什麼結果,到時候見到吳國太、孫尚香時再考慮吧。
——
柴桑城中,劉備的使者諸葛亮一夜未眠,和他犯了一樣失眠症的,還是曹操遣來的使者劉曄。
不同於曹操手下的北人,劉曄是淮南人,初仕廬江太守劉勳,柴桑對面的皖城,原先是劉勳的駐地,劉勳被孫策所敗後,劉曄轉投曹操,劉勳原先的一些餘眾四散。
其中的一些人,如張多、許乾等人,就在柴桑一帶依附宗帥、山越勢力存活了下來,這些人也是劉曄在江東的依靠。
潯陽亭是柴桑的熱鬧所在,孫尚香又是引人注目的靶子,看到劉封、孫尚香相遇的,自然還有其他人,這中間,就有劉曄收攏的人。
“子揚兄,據我的人探知,劉備的那個假子劉封,今晚與陸績、顧劭、周循、呂蒙等江東名士、將校在潯陽亭宴飲,其後還與孫權之妹孫尚香相遇,兩人說了些什麼,目前尚不可知,不過,瞧他們的神情,可能還有繼續來往的意思。”
聽到柴桑宗賊張多的回報,劉曄臉色很不好看。
他沒有想到,江東諸謀士與諸葛亮這個劉備智囊“舌辯”沒出什麼大問題,反倒是不在意的劉備假子劉封,給自己出了一個大難題。
“張子綱、秦文表,都是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的釣譽之輩?”
“還有陸公績,陸家的榮辱興亡,他就真的不在乎了嗎?”
劉曄心中對張紘、秦松、陸績等人的無能失望不已,在到達江東之時,他已經將丞相曹操的檄文交給了孫權的左司馬顧雍。
依照劉曄原本的推斷,有劉琮及荊州眾官員被曹操厚待的例子在前,孫權一個剛接手江東不久的年輕人,在手下人都不想再打的情況下,能作出的選擇只能是投降兩個字。
為了增強江東投降派的信心,劉曄也是連日的在住處宴請張紘、王朗、秦松等曾在許都做過官的江東官員,與諸葛亮隱隱形成打擂臺的態勢。
白天,張紹、張紘等人對諸葛亮的詰問,很多就是劉曄暗中指使的,本來從上半場的情況來看,他們已經穩佔了上風,但下半揚,劉封的突然冒出,讓劉曄有些措手不及。
敗給諸葛亮,劉曄心裡服氣,白天舌辯的過程,他已從張紘等人口中知曉,以諸葛亮的口才,就是他劉曄親自上陣,結果也是一樣。
但敗給劉封,劉曄就不淡定了。
一個連二十歲都不到的後輩,竟然想參與到事關天下大局的角逐中,真是太狂妄了。
他劉曄年輕時在做什麼,當時他還在揚州躲避豪強鄭寶的搜捕,這麼一比較,劉曄忽然感到,自己真的是老了。
雖然不想承認失敗,但從張紘等人的反饋、還有孫權手底下週瑜、魯肅等親信骨幹的態度來看,劉曄已經隱隱猜到,他這一次出使任務要失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