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瑜起身,走到蔡邕的身邊,欲扶起叩首於地的蔡邕,不過無論怎麼拉扯勸說,蔡邕就是不起身來。
“蔡大人,且先起身,小子有一策,想說與陛下和大人聽。”
這話是對著劉協說的,張瑜向劉協眨了眨眼睛,尋求他的幫助,眼下也只有劉協能把蔡邕給勸起身來。
劉協心領神會,起身上前,挽著蔡邕的手,想要扶起他,一邊說道,
“蔡愛卿之心,朕清楚明白,大人所言,朕會牢記於心,三思而行,大人先起身來,今小瑜有策,我們不妨聽聽,再做定奪,這般可好?”
“若小瑜之策無理無用,陛下便隨老臣出城去,請陛下答應,不若,老臣便不起身!”
“這。。。”
劉協不知道張瑜的策是什麼,疑惑地看了張瑜一眼,得到了張瑜肯定的眼神,劉協這才下定決心,向蔡邕許諾,
“若小瑜之策不成,朕便離了這洛陽!中郎大人,快起身來吧!”
陛下的保證給蔡邕打了一劑強心劑,一聲陛下明智,謝過陛下,蔡邕揚起了他略帶血紅的頭,方才他真的磕得很用力。
“小瑜,你有何策,快說與大夥聽。”
張瑜深吸一起,理清了腦子裡的思路,在三人奇異的眼光裡,他開始闡述自己構思許久的策。
“誠如各位所見,大漢之上,各路諸侯皆起私兵,至天下戰亂不斷,原由只因陛下落難,不知所蹤。”
“可先前陳留曹孟德不是發詔文,告知天下,天子現在洛陽麼,何來天子不知所蹤之論。”
蔡邕對張瑜這一論點提出了質疑,這明顯不符事實。
“大人,普天之下,又會有多少人相信曹操的話?除去大人你,天下哪裡還有第二個漢臣往洛陽來,一探虛實?”
“或許是因為黃巾的緣故?”
蔡邕有些心虛,說話的聲音小了不少。
“可是大人,就算有黃巾,你不也冒著險來到這處了麼?”
蔡邕無言以對,默了許久,終於開口,
“可這又與陛下逃離洛陽黃巾有什麼干係?”
張瑜輕蔑一笑,這蔡邕故意岔開話題,顯然心態已經有了些崩垮,他不得不承認張瑜口中嚴酷的事實。
見有成效,得趕緊加大攻勢才行,藏好心中暗喜,張瑜開口答予蔡邕,
“若不明天下人心,貿然投靠,或許,天下又會出現第二個董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