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開封面進入扉頁,首先看到的便是著者所作的自序。
內容由右向左、自上而下排列,由於是手抄影印版本,因而字型潦草,讀起來也是晦澀難懂。
白瀟粗略地看了一眼,便很快一掃而過了。
好在過了序之後,接下來的內容都是圖文結合的樣式,具體內容則是闡述各種氣象所對應的人生命理與大地規律。諸如霓虹、霧濛、暈日等等現象,書中都有較為詳細的說明,說是較為系統的天文氣象學說也不為過,白瀟目光遊走,權當是古代的科普著作來看,倒是讀得津津有味,一時間整個人沉浸其中。
看了一會兒,白瀟抬起頭問道:“林劍,這本《白猿風水雨圖》你從哪裡弄來的,看起來有些年頭了吧。”
聽見她的問話,林劍怔了怔,隨即看到她手裡的書,不由笑了下,道:“這是從我爺爺留下的皮箱裡找到的,據說原著是比較少見的孤本,我爺爺這個是影印版,但也是比較少見的。”
“我把它放在書架上,顧客上門的時候看到,也顯得咱們這裡比較專業!”
白瀟聞言,點了點頭。都說人靠衣裝,佛靠金裝,做生意也要講究環境的營造,好的背景環境無疑可以更好的取信顧客,達成生意。
“封面上說,這部書是由明朝的劉伯溫所著,難道真是這位大佬寫的?”
“這個……怎麼說呢,一時半會兒也講不清。”
林劍愣了一下,表情不自然地道。
“很複雜?”白瀟意外地問。
“倒也不是太複雜,就是缺乏一定的根據。”
林劍放下茶杯,搖了搖頭:“這部《白猿風水雨圖》也叫《白猿經·風雨占候說》,相傳最早可以追述到諸葛亮所在的三國時期,但因為年代久遠,加上經過多次抄寫,所以留下的藏本就有了好幾個版本。有人認為這本書是諸葛本人寫的,所以有些版本也叫《白猿經佔》或《武侯白猿經》,但也有人認為,它只是明清之前的人假了諸葛亮的名杜撰的偽書,不著撰人,所以根本不知道具體的作者、”
“……反正就是一團亂麻,說也說不清楚。”
“那我手裡的這本呢?”
“你手裡這本,據說是明朝劉伯溫取諸葛亮《白猿經佔》加以註釋而成的書,可以認為是劉伯溫對前人諸葛亮所撰的《白猿經佔》的補充。”
“據說?”白瀟驚訝。
“是啊,因為這一說法也未必可信,古往今來,被碰瓷的名人多了去了!也許是當時的出版商為了賣書,故意掛了劉伯溫的名字也有可能。”
白瀟聽完點點頭,“看來就跟名人魯迅一樣,也是‘憑空’說了好多他根本沒講過的話,古代版的‘魯迅說的,與我周樹人何干’。”
“可不是,這就是名人效應。”林劍笑著道。
“說起來,這本書既然是林劍的爺爺從孤本里影印來的,那麼記載的內容怎麼也得有個百來年的歷史了,就這本書本身而言,也是老物件了。”丁錦佟視線從電腦螢幕上離開,忽然插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