濱河理工大學一共有四個校門,分明是作為正大門的南門,緊鄰小吃一條街的北門,以及平時出入並不多僅作為貨運通道的東門和西門。
這四個門中,學生氣最旺的要數北門,不少學生會在晚飯或者晚飯後的時候進出這個門,或三五成群的外出聚餐,或組團前去網咖開黑,到了週末時,直接留在網咖通宵的也不在少數。
雖然因為天子墓的緣故,學校方面做了一定限制,現在出去變得不太容易了,但也僅是比平時少了一些而已,依舊十分熱鬧。
相對來說,東門、西門、南門就要冷僻許多。
南門是正大門,出去就是公交站和寬闊的綠化帶,因為缺乏娛樂設施,顯得十分無趣,而內部則是廣場和教學樓,遠離了生活區,人氣自然而然不旺。至於東門和西門,出去就是大馬路了,飯後出去消消食、遛遛馬路倒是不錯。
此時,校園正大門。
兩名女生下車後就朝著門衛方向走來。
南門的移門平時都是關閉的,僅留下站崗的一扇小門常開著。兩名女生從包中取出校園卡,嘀的照了一下,顯示出學號後,便被門衛放了進來。
而正當她們走到正大門的廣場時,卻聽到後面發生了一些動靜。
回過頭,便看到一個光頭中年男人似乎也想進來,但卻被門衛攔下。
這是……一個和尚?兩名女生眼中透著詫異。
這光頭男人一身時髦打扮,光溜溜的腦袋上燙著幾顆戒疤,手上似乎也拿著一個像是金缽一樣的東西,可那金缽也太小了,別的和尚的金缽通常都有小盆子般大,用於裝化緣所得的齋飯,而他手裡的這個,卻只有小半個巴掌那麼大,還特麼是陶瓷做的,看上去小巧玲瓏,典型的現代工業品。
兩名女生是生化學院有機合成專業的學生,在她們看來,這分明是“研磨缽”啊。
用來裝齋飯大概只能裝一口的量,哪裡夠吃!
“這應該是個假和尚吧?”走在前頭的女生將信將疑。
“看著是有點假,要是再配上研磨棒,倒是有點像咱們合成班的潘老師。”
另一個女生道,她口中的潘老師是有機合成實驗室的帶課老師,生得豐腴、面貌慈悲,拿個掃帚掃地都宛若手扶蓮花,極有出家當聖僧的潛質。
“小曼,你這說得……還真有點像。”女生忍俊不禁起來。
“這個‘和尚’好像被門衛攔下了,算了,我們走吧。”
“嗯,好。”
“誒,等等,他進來了!”
“什麼?”
兩個女生回過頭,卻發現剛才還在跟門衛爭執著的光頭和尚,這會兒竟然大搖大擺的進了校門。
那門衛放他進來了?
只見那光頭和尚單手做合十禮,朝門衛微微彎腰,而那門衛竟然也彎了下腰回禮。
“真是古怪!”兩名女生明顯一愣。
要知道最近學校管制有點嚴格啊,一般學生進出都要做登記,外來人員則更是謝絕訪問,怎麼這會兒一個和尚卻如此輕易的進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