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東區商業街,距離錦繡小區不遠的地方有一家現代風格的音樂茶座,名為品茗。&a;lt;r /&a;gt;
&a;lt;r /&a;gt;
此時茶坊內,一排排藤椅圍成的茶座小包裡坐滿了前來品茶、聽歌的茶友,他們有些是熱衷茶道的發燒友,為了品嚐最新上市的新品茗茶而來;有些則是於枯燥生活中為追求文化的足跡而專門來此聆聽音樂的美好,以此享受精神上的滿足。&a;lt;r /&a;gt;
&a;lt;r /&a;gt;
當然還有一些,則是單純的附庸風雅而已,他們本身其實不太喜歡品茶,對音樂也談不上有太大的喜歡,但來這裡約會,能夠提升格調啊!&a;lt;r /&a;gt;
&a;lt;r /&a;gt;
這就好比坐在西式的露天咖啡廳裡,總有人喜歡拿上一本《vo》時尚雜誌佯裝有滋有味的閱讀,要是換作一本《故事會》試試?哪怕《故事會》裡面的內容比《vo》精彩一百倍,估計也會給人一種太lot;
&a;lt;r /&a;gt;
致命傷在於場合不對!&a;lt;r /&a;gt;
&a;lt;r /&a;gt;
文化人的格調,總是在自我的催眠中不斷得到加深的,在這方面,中式的輕消費似乎缺乏格調,追求的是好吃、好喝、好玩,更側重視覺、味覺、聽覺上的享受,過程灑脫無束,哪怕狂野粗放一點都無關緊要;而西式的輕消費,顯露在外的格調似乎就要重上一分,更追求吃喝的過程中,要有儀式感、使命感!細節精細到了毫釐之間,似乎任何一個步驟操作偏差,都會破壞整體的儀式感。&a;lt;r /&a;gt;
&a;lt;r /&a;gt;
高雅與否,已經與是不是好吃、是不是好喝無關,而是單純的成為了一種外在的行為藝術,即便再好吃,不好看也不行。&a;lt;r /&a;gt;
&a;lt;r /&a;gt;
就比如喝酒乾杯的時候,接受過西式禮儀薰陶的人覺得,一定要挑選那種晶瑩剔透的鬱金香型香檳杯——這樣的杯子又高又長,看上去很洋氣、很高貴,並且碰杯的時候也要有儀式感,一定要微傾杯體,彼此用上沿輕輕的碰一下,適時再輕輕地說上一句“ct;r /&a;gt;
&a;lt;r /&a;gt;
……&a;lt;r /&a;gt;
&a;lt;r /&a;gt;
此時戶外小雨淅淅瀝瀝,雨勢絲毫沒有要停下的意思。&a;lt;r /&a;gt;
&a;lt;r /&a;gt;
茶座裡輕揚的音樂在空氣中盤旋著,舞臺上是一對校園歌手組合,不激昂但舒緩的音樂讓人身心放鬆。這時一陣鈴鐺清脆的響聲,女侍者上前一步,就看到一個長相貌美的女生走了進來,“歡迎光臨,請問幾位?”&a;lt;r /&a;gt;
&a;lt;r /&a;gt;
“我來找人的,16號,謝謝。”將雨傘放到一邊的傘筐裡,白瀟淡淡一笑,對女侍者說道。&a;lt;r /&a;gt;
&a;lt;r /&a;gt;
“請隨我來。”&a;lt;r /&a;gt;
&a;lt;r /&a;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