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道只能走征服路線了”的想法剛剛冒出來,許星辰而腦海中就立刻閃過了另外的資訊。
先行者留下的最後一個引導任務,就是讓自己團結或者征服所有文明。
難道當初的先行者文明自己,就是準備直接征服銀河的,但是卻在征服戰爭中失敗了。
在全銀河高階文明的圍堵下,它們最終不得不帶著殘餘艦隊遠遁他鄉,把任務留給了人類備份文明和傳承者們嗎?
銀河系中心的棒狀核球區域,是銀河中較年長恆星們的聚集地。
宇宙年齡136億年,銀河系年齡130億年,核球內部有大量100億歲以上的恆星系。
銀河最早的文明誕生在這裡很正常。
同時,核球這裡也是整個銀河恆星最密集的區域。
地球到最近的恆星比鄰星的距離是4.2光年,但是銀河的核球內部,這段距離上可能被塞進20到30顆恆星系。
太陽系的邊界,奧爾特雲內部的空間,甚至能塞下上千顆恆星
銀河內的文明在成年之後,完全掌握了質量和能源相關技術之後,繼續留在質量富集的核球中很正常。
所以銀河系內的高階文明集中在核球內也很正常。
如果把整個銀河看座一個城市,閃光這些核球內部的文明,才是真正生活在城裡的居民。
而誕生在旋棒頂端的羽虎族群,已經可以算是城鄉結合部居民了。
至於人類和艦娘以及所有備份文明,這種生活在外圍次級旋臂上的文明,可以算是偏遠鄉下的山溝溝裡的村民了。
城裡面恆星距離近,資源和設施集中,幹活和娛樂都方便。
農村和山溝就是空曠荒涼了,挖個礦要跑好幾光年運輸,上個網也比較麻煩,通訊也比較不方便。
但是農村和山溝的潛力是比城裡要大的。
銀河市中心,核球的質量密度雖然高,但是核球總體規模不大,核球的質量只佔整個銀河的5%。
銀河郊區的大農村,銀盤的恆星密度低了很多,但是因為本身的區域範圍更大,銀盤恆星總質量佔了整個銀河的90%。
剩下的那點質量,都是星際塵埃了。
對於星海艦娘聯盟這種級別的文明而言,質量基本上可以等同為資源和裝備數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