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遊戲競技>艦娘:從深藍到星海> 第五八三章 新家園與新月亮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五八三章 新家園與新月亮 (1 / 2)

在行星搭建的後半階段,行星殼板塊基本穩定下來之後,負責搭建星球主體的艦娘太空工程隊,就去給她準備大衛星了。

行星要有大衛星幫忙穩定自轉軸,才能讓星球表面各地區的環境保持穩定,而不是持續混亂的近乎無序的變化。

地球即便是有月球在,自轉軸還是稍微有些抖動,這讓地球迴歸線地區的氣候,呈現了以兩萬年為單位的週期性變化。

非洲的撒哈拉地區,每經過兩萬年的時間,就會從沙漠到綠地持續轉化一次。

如果沒有月球,那這種變化就沒有規律了,熱帶、溫帶、寒帶的區域,會在漫長時間裡面無序變化,生命可能因此反覆滅絕。

月球的個頭稍微不太夠,但是這種比例的天然衛星的形成,已經屬於意外情況了。

月球是另外一顆早期的岩石星球,跟地球撞擊之後剩下的殘骸形成的……

其他的正常的岩石行星,基本不可能擁有月球這麼大的衛星,只有木星、土星那種巨行星,才能有自然形成的月球規模的衛星。

這可能也是導致高階生命極度稀缺的重要原因之一……。

按照許星辰給人類建造的新星球的規模,配套的大衛星的質量最好是要達到火星的級別。

太陽系的其他星球,就算是水星這顆行星,都稍微有點小了,可以用但是不太夠用。

除去行星之外,太陽系最大的衛星木衛三,相對於人類的新星球而言,也比月球相比地球的比例要小。

再加上許星辰並不希望直接用現有的知名星球,去給建造好的星球來當衛星的,火星是因為新火星和金星要佔用火星的軌道。

所以最終還是選擇專門捏一個。

造常規衛星比宜居星球簡單太多了,材料都不用太仔細的篩選。

讓星球工程船透過引力干涉,吸取足夠質量的小行星,將其熔融聚合定型就行了,一兩年的時間就能搞定。

到了帝國一百三十八年的時候,火星人為地球人建造的新的星球,終於抵達了距離太陽1.18億公里的軌道。

已經完工的大衛星也同時抵達,在星球工程船的引導下,安安穩穩的進入了環繞軌道。

經過多年的醞釀和討論,這兩顆新星球的名稱也終於確定下來,這可是真的是一件大工程。

最後的結果看上去非常的簡單,行星被稱為“新家園”,衛星被稱為“新月亮”,不能說是平平無奇吧,只能說是毫無特點。

但這是各個層次和行業的人類,開了很多聽證會,舉行了很多次投票,層層篩選淘汰,最終決定下來的。

或者說是經過了無數次妥協的結果。

因為這兩個名字都非常的通俗易懂,不會造成特別明顯的理解差異,東西方的地球人都能接受。

至於蓋亞、桃源這種名字,都帶著細微的傳統文化內涵,但是這種內涵卻是分地域的。

不認可這種內涵的族群代表,就互相否決和反對類似的提案,最終都被淘汰出局了。

甚至是“新地球”這種備受期待的名稱,都因為“可能造成地球沒了的錯覺”、“可能形成與原有地球的刻意對比”,“可能在翻譯後不能形成準確的普適感受”等等奇怪的原因,而在篩選的後期被有針對性的投票淘汰了。

許星辰稍微瞭解了這個過程,再次忍不住感慨,人類在某些地方真的特別能折騰。

“新家園”和“新月亮”入軌的事情,加上最終命名確定的事情,讓地球上熱鬧了很長時間。

命名確定下來之後,怎麼去這個新家園的問題,就成了地球上最熱的話題。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