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百噸的長征五號根本不夠,兩千噸的重型獵鷹也只能說勉強送到,得三千噸的土星五號才能稍微穩妥點。
但這只是返回的需求,還沒算趕過去的需求。
飛船返回的所需的質量,要被運載火箭完整的送到目的地。
也就是說,在從地球啟程出發的時候,三千噸的土星五號只是載荷。
要製作一個超巨型新火箭,將三千噸的土星五號整體裝起來,整體傳送到新火星表面成功著陸,並且確保其仍然安全可用。
航天員從新火星迴來的時候,把土星五號在新火星組裝起來,乘坐它返回地球。
這個火箭的規模,載荷三千噸起步,那麼它的規模……可能超過十萬噸……
人類歷史上,哪怕是停留在ppt上的火箭,最大的海龍號起飛重量也只有18000噸,近地軌道運載能力550噸而已……
將人類送往其他行星,探索之後再次成功返回,這對人類而言仍然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只不過,新火星和火星人送的新星球,都是人類可以直接生活的宜居星球,還可以造火星人幫忙。
所以只要能夠成功抵達就行了,回不來的問題可以先不考慮,這個科研和工程難度就直線下降了。
普通人心情激動,科研人員們也比較激動,只是科研人員比較慎重和謹慎。
當初火星人提醒過,不要貿然的接觸她們的東西,肯定是擔心有危險以及給火星人添亂。
只不過,前往新星球,親自觀察和記錄行星建造的吸引力,對於科研人員而言實在太強了。
在經過了多次慎重但是激烈的討論之後,人類聯盟最終還是決定徵求火星人的意見。
就是問問火星人,自己能不能派人去工地看看,火星人能不能幫忙照顧一下,別死在那裡了……
許星辰看到人類發來的訊息的時候,也是真的挺無奈的,感覺人類現在的心態,可能像是等交房的準房東……
考慮了新星球現在的狀態,現在放他們進去真的很麻煩。
最終許星辰回了幾句話,讓他們耐心再等兩年,等大規模的環境調整完成了再去。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