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地球人哪兒忍得住啊!
關鍵是現在人類有三個大群體,看到這條訊息的肯定不是自己一家,畢竟對方都直接用三種語言回覆了。
萬一自己真的等著,而其他家死皮賴臉的取得了聯絡,那自己不就虧大了?
所以三家都開始嘗試主動發資訊,打招呼問好同時詢問各種問題:
感謝你們的鼓勵,感謝你們的禮物,我們能否進一步的互相瞭解呢?
能否告知我們你們是從哪兒來的?能不能介紹一下你們的族群?
你們的星海聯盟是什麼樣的組織?你們的來太陽系要做什麼?
你們送給我們的星球真的是建造出來的嗎?你們是在哪兒建造?怎麼建造這種星球的?新火星也是建造出來的嗎?
我們能不能去你們的工廠參觀學習?你們能不能指導我們的科技發展?
反正對方既然已經能夠使用地球的文字,應該能過解讀地球人這麼簡單的無線電訊號的。
許星辰和艦娘們的確能夠解讀人類的訊號,只是這個操作做起來比較的枯燥而且無聊。
因為現在的地球人的科技水平限制,他們的太空通訊能力非常有限,資料傳輸緩慢而且反應遲鈍。
關鍵是,他們還分成了三個主要組織,三方的問題都是大同小異的,但是思維方式卻相差甚遠。
把本來就枯燥無聊的事情,用不同的方式重複三次,那就是三倍的枯燥和無聊了。
所以許星辰才準備15年後再聯絡,到時候應該能更加通暢的通訊了。
看著這些成串的問題,許星辰最終沒有讓艦娘們一個個的回答,而是做了一個整體的回應:
“你們很熱情,但是由於通訊能力方面的瓶頸,我們目前很難直接進行有效的交流,所以我們建議你們繼續努力提升科技水平。
“同時,我們希望我們能夠正常交流的時候,面對的是能夠代表全體地球人類的機構,而不是現在這樣三個各自獨立的部分。
“你們可以繼續進行航天工程相關的實驗,繼續在太空中觀測新火星和其他行星,觀摩我們的星球衛星和太空艦隊的活動。
“為了不影響你們的科學體系,我們不會直接向你們提供技術支援,但是如果發現你們的研究存在重大失誤會給出提醒。
“最後,為了避免發生危險,在通暢的通訊通道建立之前,請你們不要直接登陸新火星,也不要接觸我們的任何裝置。”
人類收到訊息之後,相關人員都是有些無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