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個專案非常明確,所有組織都知道對手接下來的目標,肯定是要發火星探測器了。
在這之前還有幾個小專案,包括更加成熟的通訊衛星,包括月球探測器,作為火星探測器的前置測試。
月球探測和火星探測,相比普通的人造衛星試驗而言,還是有著不小的差距的,難度也直線上升了一個級別。
而有著更好的科技基礎的天朝帝國,在這次競爭中終於找回了優勢。
實際上衛星測試的基礎,天朝帝國已經打好了,另外兩家還要繼續打磨衛星,實際上已經慢了一步了。
接下來的兩年,三方各自發了幾顆新的衛星,然後在兩年後,帝國一百二十二年五月,天朝帝國首先成功發射了月球探測器。
這下子壓力就到了歐聯和美利堅方面了,兩邊憋住了勁兒努力追趕,最終歐聯晚了八個月,美利堅晚了十個月。
月球探測器之後,真正的重頭戲,新火星探測開始,難度再次直線上升了。
經過兩年的摸索之後,歐聯和美利堅的專案人員認為,由於基礎科技的相對薄弱,正常與天朝帝國競爭很難取勝。
天朝帝國的研究應該已經基本完成了,很可能會在帝國一百二十四年的視窗期內發射,己方的不可能完成所有研究和測試。
關鍵是,火星探測與月球探測不同,錯過一個視窗期就是落後兩年,下一次機會至少十一百二十六年了。
經過幾次內部討論之後,兩方不約而同的決定冒險。
不等所有的研究和測試全部完成,在專案仍然有些不可預料性的時候,冒險提前發射不成熟的火箭和探測器。
如果失敗了,也當是理論驗證了,但是萬一成功了,那就能和天朝帝國基本同步,同時拿到新火星的第一手資訊。
於是,天朝帝國以為對手還要繼續測試火箭的時候,卻從報紙上看到了對方即將發射探測器的訊息。
帝國上下看到都大吃一驚,天文圈子是非常小的,大進度基本沒有什麼秘密,大家都知道另外兩家火箭還沒整利索。
現在直接進行發射,那隻能是要冒險了……
帝國方面沒有什麼好說的,只能抓緊時間打起精神,繼續打磨火箭和探測器功能模組,等待發射時間的到來。
於是,在帝國一百二十四年七月到八月,三個航天機構在短短兩個月的時間內,先後扔出了自己的火星探測器。
最終,天朝帝國精心準備的探測器,相對平穩的成功抵達了新火星。
冒險搏一搏的兩家探測器,路上出了點“意外”之後,也非常“幸運”的堅持到了最終的目的地。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