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1821年為帝國元年,1830年也就是帝國十年了。
到了帝國十年的時候,許星辰就算是按部就班的行動,也終於造反成功了,基本接管了大清的原有的地盤。
與此同時,在帝國早期的控制區裡面,也已經完成了最基本的工業化嘗試。
建成了大量的手工工場,開始大規模的開採煤礦、鐵礦,完成了近代化的焦化廠、鋼鐵廠的建設。
設計出了基本成熟的蒸汽機,建成了兩條測試性質的短距離鐵路,以及四艘測試性的小型蒸汽風帆混合動力鐵甲艦。
接下來,會在更加適合的地區,建立更多的鐵礦、煤礦、鋼鐵廠,修建更多的鐵路,建造更多、更大的鐵甲艦。
相比十年才在封建王朝造反成功的許星辰,太空中的艦娘搞出來的動靜可就大多了。
她們在柯伊伯帶和小行星帶裡面,分別建成了一座巨型太空基地,作為艦娘們在太陽系的太空家園。
除非外派參與大型太空建設工程,艦娘們平時都生活在這兩個基地裡面。
這裡有艦娘們的生產中心,除星球戰艦之外,常規戰艦和武器、裝置、設施的生產,都在這裡完成。
科研中心也從科研探索型星球戰艦上轉移了過來,科研探索性星球戰艦的任務已經變成了詳細的太陽系勘探。
許星辰準備為太陽系搭建高度精準的模型,將一切天體全部納入其中,以此為基礎設計更加完善的太空防禦體系。
這兩個基地同時還是培育後代的地方,艦娘們在這兩座基地裡面共建成了兩百座建造容器。
然後許星辰以10公里級的戰艦為藍圖,在過去十年裡面培育出了十萬名新生艦娘,逐步加入了建設隊伍之中。
在建設基地之外,艦娘太空工程隊還完成了四顆一千公里級的常規星球戰艦的建設。
其中一顆是高度特化設計的,專門給人造星球準備的超級人造衛星,以後將專門伴隨和輔助人造星球的建設。
負責調整人造星球軌道,大範圍部署和改變星球環境和地貌,監測星球狀態資訊,以及作為出入太空的中轉基地。
另外一顆是資源採集型別的,為了給太空中的艦娘和各大工程,提供更加豐富的資源供應。
最後兩顆則是用途最為廣泛的,工程建設型別的星球飛船,後續將配合繼續進行防禦工程建設。
最為重要的是,人造星球的主體搭建工程,也已經基本完成了。
星體熔融搖勻工程已經完成了,星球整體正在迅速的冷卻,行星殼正在固化定型之中。
艦娘們就開始接下來的計劃,將半成品的人工星球送去地火軌道之間,同時也將暫時放開對太陽系的干擾遮蔽。
對於地球人而言,這將會是一件必然載入史冊,甚至會影響整個地球局勢的事情。
根據當前時代的地球人的觀測能力,遠比天王星小很多的人造星球,在靠近土星軌道之前,基本不可能被觀測到。
所以還需要稍微再等一段時間,相關的訊息才能正式的傳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