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遊戲競技>艦娘:從深藍到星海> 第三零零章 大和再改造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三零零章 大和再改造 (2 / 3)

傳統戰列艦主炮的倍徑基本都是45倍徑,英系的祖傳15英寸炮是45倍,美系的大峽谷等標準戰列艦、列剋星敦戰巡、南達北卡等新銳戰列艦都是45倍,日系違章建築扶桑級、長門級、大和級都是45倍,法系黎賽留也是45倍徑。

僅有的幾個特例是德系俾斯麥48倍、意呆利的維內託50倍、美系的衣阿華50倍。

可見當時的艦炮倍徑合理節點就在45倍徑,當時認為45倍徑以上繼續提升倍徑,理論已經不如繼續放大口徑了。

但是繼續放大顯然是有效果的,維內託的381毫米超裝藥炮的垂直穿甲深度堪比406毫米,衣阿華的406毫米炮後期炮彈的有效穿甲深度已經超過了大和的460毫米炮。

這兩種50倍徑的大口徑艦炮,也是二戰時代僅有的,貼臉穿甲深度超過800毫米的大口徑艦炮。

而先鋒大炮作為戰後產品,它從一開始就是60倍徑的。

衣阿華的406毫米50倍徑主炮,是在後期是卡著“有效穿深”這個這種選擇性資料,才終於超過了大和炮的。

也是因為大和已經下海養魚了,沒有可能繼續升級了,但是衣阿華炮的最大穿甲深度還是不如大和。

大和炮因為設計指標問題,在達到最大穿深的時候,炮彈穿透之後可能不會爆炸,所以不被美系的測試者認為是有效穿深……

而先鋒大炮,就是不用選資料了,它是可以全方位壓制大和炮的。

就算是不考慮先鋒炮的自動化炮塔、觀瞄追蹤雷達和自動化的火控系統這些現代技術,它還擁有所有傳統戰列艦炮彈都有沒有的一樣簡單有效的利器:鎢鋼穿甲彈。

鎢的比重高於鋼鐵,用鎢鋼製作穿甲彈,可以提高進一步提升炮彈的重量,從而提高炮彈對速度和能量的保持能力。

有了鎢鋼穿甲彈,可以用更小的口徑,更低的炮彈速度,提供更大的射程,獲得更高的精準度,還有更大的穿甲深度。

對於炮彈而言可以說是全方位的提升,二戰美系戰列艦的超重彈就是追求的這些優勢。

關鍵是鎢合金穿甲彈,可以讓炮彈比超重彈更重一截,而且技術水平也不高。

但是所有海軍大國都沒有用上,甚沒有用鎢合金造艦炮炮彈的傳統。

因為鎢在地球上不能算是多麼富裕的資源,世界上鎢資源多的可以用來造炮彈的某國,在二戰時代還不是主要工業國。

大戰開始之前,德意志跟禿子交好的時候,德系的坦克和防空炮用上了鎢鋼彈,大戰開始之後還讓本子用潛艇幫忙走私過,但是終究供應不上,最後還是換成普通鋼製炮彈了。

許星辰給先鋒大炮設計的鎢鋼穿甲彈,以420毫米的口徑達到了1700公斤,單純彈重就超過了大和的九一式200公斤還多。

按照美系標準,這已經達到了460毫米超重彈的指標了。

所以許星辰的420毫米60倍徑先鋒艦炮,威力比原版的大和炮以及衣阿華炮都要高一個級別。

所以要給大和換炮,當然要換這個艦炮。

由於採用了現代設計機械化裝彈結構,先鋒艦炮的炮塔重量遠大於二戰時代的近似口徑炮塔。

就算是四萬噸艦體的戰列艦,也只能繼續用雙聯裝的炮塔。

而大和的尺寸,似乎卻正好可以裝的下三聯裝的版本。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