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按照最初的,一萬噸艦體需要一個小時的建造時間來算,這種級別的艦娘得需要22萬年才能建造完成。
“技術說明上提示的,這種星球戰艦的量產核心,預計建造時間360天,這說明當前的建造容器效率已經提升了幾萬倍。
“當艦體規模大到一定程度,那就不只是堆砌材料能實現的了,必須有相應的解決方案。
“我們最初沒有相應的認識,只是稍微調整了星球艦體的裝置分佈,就導致整個艦體嚴重變形……
“好在仔細閱讀技術說明,認真深入理解之後,才最終完成了艦體裝置比例的調整,僅僅是裝置比例調整而已……
“想要在這樣的基礎上,重新設計相同級別,乃至更大級別的艦體,暫時屬於痴心妄想,我們還需要長期的學習和摸索。
“所以,眼前這五種星球戰艦,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都是我們聯盟的最強戰力了。”
許星辰聽著那幾個數字,也終於對這個東西有了一個籠統的認識,然後怔怔的看著眼前的幾個投影:
“那現在……我們可以直接生成核心?然後開始建造了嗎?需要和方案艦一樣命名嗎?”
遠望二號乾巴巴的解釋說:
“量產核心會自動以型號加編號命名,但是指揮官也可以單獨為某個量產艦娘命名,生成核心之時或者建造完成之後,以及簽約之後的任何時候都可以。”
許星辰聽明白了,然後稍微動了動腦子考慮了一會兒:
“那我們先給首艦命名吧,後續的艦娘等建造出來再說。
“這些艦娘已經是星球戰艦級別了,誕生和孕育也與地球基本無關了,所以也就不繼續用省份名稱來命名了。
“既然是星球戰艦,那用與天體和天文相關的,以星座和星官來命名吧。
“東方星官表分‘三垣四象’七個星區,即紫微、太微、天市,青龍、白虎、朱雀、玄武。
“星區名先不用,對四個型別的艦孃的首艦,從四方四象的星官名中各取一個吧……”
許星辰嘴裡唸叨著,現場透過投影裝置操作,找到了靈魂核心生成和命名相關功能,同時找到星官名錶尋找合適的名稱。
“東方青龍星區,角宿區星名:天門,用作gc1工程建設艦首艦艦名。
“西方白虎星區,胃宿區星名:大陵,用作zz1作戰主力艦首艦艦名。
“南方朱雀星區,星宿區星名:軒轅,用作ky1科研探索艦首艦艦名。
“北方玄武星區,虛宿區星名:司命,用作sc1生產採集艦首艦艦名。”
把名字確定下來之後,許星辰深呼吸幾次,調整了有些激動的心情,確定生成靈魂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