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許星辰設計的艦體,是聯盟第一艘純太空戰裝。
普通的太空戰艦已經有很多了,有動力的太空基地模組都可以算是太空戰艦,但是給艦娘用的戰裝這是第一個。
太空戰裝的造型和用途,跟太空基地截然不同,跟傳統的海面戰艦也是截然不同。
所以,太空戰裝的一切都要從頭摸索, 確定規模只是第一步的第一步,後面還有一大堆問題要確定。
首先,這東西是個球體,那麼內部的艙室怎麼劃分?用層層球面疊加起來?還是採用外圓內方的模式?
支撐結構怎麼規劃?是用縱橫交錯的樑棟?還是從球心延伸的輻條?
要不要在外層設定人工重力艙室?是讓整個球持續自轉?還是在腰部設定活動的旋轉環區?支撐結構怎麼協調處理?
如果考慮讓人工重力最最佳化,那就不能設計成球體,而應該是車輪形狀,因為旋轉的半徑越大, 產生的人工重力就越逼真。
而且人工重力只是人類有需求,艦娘並不需要甚至有些覺得無重力更舒服,許星辰自己現在也已經不是人類了。
特別是,這艘船實際上是許星辰的艦體,為什麼要考慮讓人類進入這個艦體呢?
這件事情上,許星辰自己還沒有什麼感覺,但是艦娘們卻覺得非常彆扭。
大概就像是許星辰也不想讓其他的人類,登上自己家艦孃的艦體一樣,現在只是反過來了而已。
她們也是本能的,不想讓其他生物進入自己家指揮官的“艦體”,無論雌雄都不太能接受。
最後,這個球形戰艦的艦體規模史無前例的巨大,裡面都裝些什麼?裝下一個軍港都綽綽有餘了啊。
各種各樣的問題,艦娘們一邊討論,一邊判斷,一邊詢問許星辰的意見,慢慢的一項一項的確認下來。
最終結果還是決定搞成空間最優的球形,暫時不去折騰模擬重力的系統, 這艦體以後也不會進人。
內部空間的規劃和支撐上,不搞球形巢狀, 也不搞方框支撐,而是以球心為中心,以蜂巢模式劃分艙室。
區域和艙室之間,設定自動扶梯,貫通整個球形戰艦。
武器裝備方面,由於艦體空間足夠,而且正好在艦體表面安裝艦炮,球體內部大量空間可以作為機庫、塢艙。
所以,其他各類艦娘擁有的活效能量炮、艦載機機庫、空天武器庫,還有科研裝置和採集裝置,球體戰艦上都會安裝部署。
同時,球體的全曲面外殼,非常方便佈設雷達天線,其龐大的表面積,正好用來堆砌規模恐怖的全向雷達。
完成戰艦的配置之後,仍然富裕的大量空間,會設定齊全的艦娘軍港設施, 以及足夠多的艦娘生活設施。
無論是許星辰還是艦娘們,都是本能的準備把許星辰的球形艦體,當做是艦娘們的太空母艦了。
討論基本結束之後, 球形戰艦的設計目標,才算是基本確定下來。
最後,大家按照之前規劃的太空艦體型號編號規則,將這個球形艦體編為0590型。
然後就是具體的設計工作了。
所有的新戰艦,許星辰的太空艦體,基本上同步開始設計的,不過優先順序是截然不同的。
最優先的是許星辰的太空戰艦,然後是航母和戰艦的新艦體,再然後是其他艦體。
但是最先完成設計的,卻是新航母和戰艦的艦體,兩個小組僅僅用了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就完成了全部的設計方案。
谷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