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一顆宜居帶內的星球而言, 對於許星辰當前的技術水平而言, 升溫可能比降溫要簡單。
有了核聚變技術之後,在星球表面建設露天反應堆,直接當爐子加熱空氣,或者是加熱海洋都行。
電解水製造氧氣釋放,氫氣拿去當反應堆燃料,可以持續迴圈工作。
同時發掘各種碳酸鹽礦石,製造二氧化碳就可以了,能源也由反應堆直接提供。
但是四號行星更大,陸地更加集中,內陸的環境會非常惡劣。
完全冰封的海洋在某種程度上也是陸地,而且完全無法透過海水流放裝置。
而且,低溫下植物也更難生長,不可能像二號行星那樣,只要溫度不太高的地方,把種子扔下去就大機率能成活。
同時艦娘母星條件非常好,宜居地區面積比地球多幾倍,資源也是異常的豐富。
而艦娘人口只有240萬,人類也不過1個億左右,四大群島有大量的荒島、荒地待開發。
谷寘
所以,單純的看實際狀態,星海聯盟沒有迫切向外殖民的需求。
二號行星的改造,實際上是一種學習和探索,也是為了完成許星辰的引導任務。
所以經過簡單的討論之後,許星辰和艦娘們就決定,暫時不對四號行星進行全面改造,也組織大規模的艦隊前往四號行星。
四號行星的太空基地,暫時只作為觀測站使用。
等小行星帶資源採集行動熟練之後,再用小行星帶的物質為太空基地提供資源。
然後再直接在太空複製生產裝置,在太空中製造無人的自動化環境改造裝置,投放到星球表面去。
先慢慢把冰層融化,把星球溫度升上去,再考慮綠化問題。
而這可能是十年甚至二十年以後的事情來。
許星辰確定了四號行星的規劃之後,就又開始發愁另外一件事情,自己的契約名額有點不夠用了。
自己,經過差不多一整年的全力改造,深海艦隊又完成了18萬深海的改造,加上原有的5萬,現在改造深海數量達到了21萬。
即便是自己的契約名額已經很高了,相比普通指揮官已經離譜到極點了,即便是現在每天增長256個,也已經有點不夠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