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不是單純的貪圖娛樂,而是考慮到進入夏季之後,北極地區將進去極晝狀態,環境溫度可能還要上升二十度,達到五十度。
這還是因為溫室效應強烈,冬夏和日夜溫差較低,不如地球那麼誇張而已。
否則到時候空氣都七八十度,地面可能過百度, 根本沒辦法種植任何植物, 艦娘們也沒辦法直接在地面活動。
為了預防會在幾個月後開始的夏天, 艦娘們也都是非常緊張的。
除了建設封閉式生活區之外,還以軍港為中心,朝著陸地和海洋兩個方向,重點鋪設環境改造設施。
二氧化碳採集,氧氣製造,種植植物,一圈接著一圈,一直擴張到周圍幾十公里的範圍。
為了讓植物持續生長,還整體鋪設了大規模照明系統,製造適合植物吸收的光線,把周圍的黑夜照的宛如白天。
二號行星的公轉軌道週期是256天,自轉週期也就是一天的時間,與艦娘星是完全一致的。
為了方便管理,二號行星的艦娘,也繼續採用32天一個月的歷法,這樣一年就是8個月了。
艦娘們降臨的時候,二號行星北半球剛剛進去秋季,三個多月之後,太陽就再次光顧北半球了,春天也就來了。
谷諭
陽光也進入北極圈的時候,艦娘們活動的軍港周圍,已經是一片蔥蔥郁郁了。
整個北極區域的海洋之上,也已經佈滿了大量的環境改造機器,還有大片的低階藻類植物。
陽光照進軍港的時候,周圍環境的溫度的上升幅度,遠遠低於沒有環境改造的曲線,這是環境改造裝置與植物的工作作用。
二氧化碳的降低,氧氣含量的增加,植物的呼吸作用,吸收了大量的熱量。
艦娘們一邊繼續生產環境改造裝置,種植更多的陸生和水生植物,同時仔細監督有了陽光之後,周圍的溫度和環境變化。
很顯然的結果是,各種植物的生長速度再次加快,畢竟燈光效果再好,也比不上真正的陽光。
然後是持續的溫度和空氣成分監測,確定溫度上升幅度低於無改造的曲線,與環境改造的預期曲線基本一致。
兩個月後,北半球的盛夏時節,北極地區贏來了一年之中最熱的時間,也就是最大範圍的極晝時間。
根據艦娘們監測的結果,封閉生活區以外的軍港區域,最高溫度沒有超過40度,這讓參與環境改造的艦娘們頗為滿意。
在持續的極晝狀態和高溫輔助下,北極區域的植物生長速度達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
與此同時,母星準備的第二批2048名艦娘,開著新的太空飛船抵達了二號行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