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遊戲競技>艦娘:從深藍到星海> 第四三八章 尋找太陽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四三八章 尋找太陽 (2 / 2)

因為恆星系的物質,超過99%都集中在恆星本身上,而且恆星是燃燒著的發光體。

而行星不但尺寸渺小,而且本身是不發光的,在恆星的干擾之下,要在星系外直接觀測到它們,無異是異常困難的。

最多是透過行星執行到恆星前方,對恆星光線造成的干擾,來確定是否有行星存在,至於行星本身的資訊,不能說是靠猜吧,只能算是估算。

想要直觀的確認行星的具體狀態,還是要直接進對應的星系內觀測才行。

所以,超光速、超空間航行技術,才是下個時代的必不可少的能力,也是星際文明必不可少的技術。

科研艦娘們也折騰過與之相關的研究,主要是圍繞地球科技時代的那些暢想,例如曲率、例如蟲洞、例如躍遷等。

但是到目前為止,不能說毫無進展吧,只能說是沒有任何頭緒。

它們要麼是需要找到負能量、負壓強的神奇的負物質(不是反物質),因為只有負物資才能實現區域性的空間壓縮和扭曲。

或者是掌握暗物質轉移,透過移動空間中的暗物質,影響宇宙空間的膨脹和收縮。

無論哪個方向,在人類的科技水平,以及艦娘現有的科技水平上看,都是非常離譜的東西。

雖然艦孃的艦裝,是已經涉及到了空間壓縮技術的,只是艦娘本身的設計和製造技術,目前還出於絕對的黑箱狀態而已。

因此許星辰自己心中猜測,曲率、蟲洞等涉及到空間扭曲的技術,很可能是存在的。

應該說是艦娘們的創造者,或者說是自己的引導任務的設定者們,很可能是掌握了相應技術的。

所以,自己後續階段的引導任務獎勵,應該說是後續的科技鎖,很可能會解鎖這些東西。

萬一創造者們都沒有掌握超光速航行能力,那自己和艦娘們很可能永遠只能依賴工質推進飛船,以亞光速在附近恆星系活動了。

對於地球當前階段的科技水平而言,就算是要實現亞光速航行,都仍然只存在於幻想中。

就算按照掌握可控核聚變技術來計算,也只能理論上實現0.05到0.1倍光速的航行速度,實際在工程上的可行性是極低的。

如果核聚變動力飛船想要達到0.5倍光速的最大速度,理論上就需要使用百萬億噸級的飛船艦體,其中絕大部分的質量都要用來裝燃料,也就是壓根就不具有可行性來。

理論上將,需要掌握正反物質可控湮滅技術,用正反物質湮滅作為飛船航行的動力,才能讓工質飛船實現亞光速航行。

不過對於現在的艦娘而言,使用目前已經掌握的技術,就能直接實現亞光速航行,而且具備一定的可行性。

艦孃的艦體實際上本來就擁有空間壓縮能力,艦娘補給資源之後又可以生成數萬倍重量的燃料,這實際上又是一次空間壓縮。

這樣兩層空間壓縮巢狀配合,兩個艦娘就能攜帶相當於數十億噸級的燃料,專門改造的運輸艦還能攜帶更多。

再配合尺寸規模更小的飛船,利用剛剛得到的核聚變或者中間態物質引擎,就能實現0.5倍光速以上的最大航速了。

當然,加速需要的時間會很長,所以對於近距離的行星探索,這種引擎仍然是用不上的,太遠的恆星又需要太長時間,所以只適合探索幾光年內的星系。

於是,在許星辰最終安排的科研計劃中,把超光速航行相關的專案都暫停了,亞光速飛船設計也放在了次要位置上。

專心搞中間態物質能量體系轉化。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