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的上午,深海母體的意識在整個戰場上游弋,在關鍵位置的高階深海個體身上切換。
她仔細觀察審視了各個戰場的情況,然後再次做出來一個簡單的判斷,最多再耗30個小時,艦孃的海上防線就會真正潰散。
同時也有一定機率,不到10個小時就能成功,甚至有極小的機率,艦娘會直接放棄海上防線。
深海母體的最優期待值,其實並不是後面兩種,反而是時間最長的第一種。
只有堅持到無法堅持的潰敗,才是她們真正徹底的潰敗,深海後續的任務會非常的順利。
反而是艦孃的主動退卻,說明後續的陸地戰鬥會更加困難。
越是期待什麼,什麼事情就越是不會發生,越是擔心什麼事情,什麼事情就越是會發生,這種詭異的規則似乎經常生效。
上午的戰鬥持續了僅僅兩個多小時,戰場上的艦娘們就開始有序的撤退了。
深海母體收到訊息之後,馬上讓自己控制的高階深海坐上戰鬥機起飛,在戰場側後方觀察了一下。
艦孃的艦體化艦隊,已經基本全部調轉了船頭,朝著海岸線航行,同時用艦尾的武器和戰鬥機,阻擊深海掩護海面上的艦娘。
海面上的艦娘也在集中後撤。
艦孃的指揮系統比深海靈活,突然決定撤退的時候,低階深海不能馬上反應過來。
原本艦娘和深海雖然都在混戰,但是始終是艦娘在內側,深海在外側,相互之間最少都有幾公里的距離。
只是戰線是犬牙交錯的,有些地方的艦娘隊伍向外突出,有些地方的深海隊伍向內突出。
向外突出的部分的艦娘,主動快速後撤的同時,和左右兩側戰線的艦娘,以及後方的艦娘一起,集火那些突出的深海部隊。
突出的深海被逼退了一些,而艦娘也後撤了一段距離,這樣整個戰線正在迅速拉直。
當然是向海岸線的方向拉直的,艦娘們會直接放棄好幾十公里的防區……
確認了前線的情況之後,深海母體控制的高階深海,非常人性化的搖了搖頭,念念叨叨的自言自語:
“果然準備巷戰了嗎?畢竟只要冷靜分析,在還有餘力和組織能力的時候準備巷戰,始終是你們的最佳選擇……”
“毀滅之後重生,新的週期開始,這是正常結果……一區、二區才是異常結果……
“異常的結果……無法預料的結果……許星辰……黑魚……錯誤……
“暫時掛起該程序……
深海母體的邏輯,一不注意就掉進了許星辰相關的問題,不過她自己很快就跳了出來,馬上給自己下方的深海艦隊下達了命令。
“機動艦隊集中,作為第二波次衝擊預備艦隊——衝擊艦隊立刻集中突擊關鍵點——”
戰場上撤退其實是個技術活,退不好了可能就變成潰退了……
深海母體顯然也知道這一點,所以就準備在艦娘後撤的時候,讓深海艦隊集中突擊幾個關鍵節點,尋求直接擊穿防線……
但是,只能說母體的想法是好的,深海艦隊執行起來的時候,就是另外一回事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