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還能動彈的深海,都在迅速的撤離前線,朝著大洋的方向逃散。
整個南方群島、西方群島,兩大區域的城區內的破壞行動,似乎也暫時的偃旗息鼓了。
原因當然不是許星辰的抱怨生效了,而是深海母體的邏輯再次出了問題,附身的高階深海癱在戰場上宕機了。
所有的深海暫時自由了,心智宛如獸群的她們,看到滿天的太陽之後,根本就沒有任何戰鬥的想法了。
作為深海母體觸角的高階個體解脫之後,馬上就帶著自己的手下,沒命的往大洋上跑。
自己的首腦死掉的,那些變成遊蕩深海的,更加不用別人管理,自己就開始逃命了。
與此同時,企業等南方群島的艦娘首腦們,知道核爆之後可能有少數的輻射殘留。
所以在行動之前,就專門提前要求普通艦娘,不要在核爆之後馬上進入戰場。
普通艦娘被核爆震撼之後,也根本沒有想起來要去打掃戰場。
再加上核爆之後,南方群島的無線電通訊全部癱瘓,戰場上的指揮也基本失靈了。
所以在核爆之後好幾個小時,戰場通訊部分恢復之後,企業等首腦才親自帶著艦隊,逐步進入戰場檢視情況。
而深海可以直接從海水中吸收能量,自動修復自己的損傷,只要不被直接打死,早晚都能緩過來。
現在這個相當長的時間差,就讓重傷未死的深海恢復了一些行動能力,大部分都趕在艦娘進場的之前跑掉了。
最終艦娘們正式打掃戰場的時候,基本沒有進一步的戰鬥發生,只有一些要死沒死的狀態的深海,被最終清理掉了。
所以南方群島的大戰基本結束之後,最終的殺傷數字沒有進一步的飆升,基本也就停在二十萬出頭了的地方了。
南方群島艦孃的入場,與其說是打掃戰場,不如說是收穫更加準確。
她們不知道具體殺死了多少深海,但是大致估計也能知道至少是六位數,這表示現場會有數以千計的核心和新生艦娘。
再加上,按照以往的經驗,同時誕生的艦娘,基本不會有重複的。
這次至少四位數的新生艦娘,可能會直接覆蓋掉美系的主力艦列表。
企業等首腦提前考慮到了這一點,下面的各級指揮官也陸續都想到了這一點。
當聚變打擊的衝擊過後,清醒過來的各級艦隊負責人,各級的指揮官們,全都盯上了這些戰果的分配。
然而,企業等首腦已經決定了,這次聚變打擊的戰果,全部屬於提供了聚變武器的“投資者”,也就是自己未來的指揮官。
所以首批允許進入戰場的人員全部都是獨立艦娘,她們故意把指揮官和她們的契約艦娘排除在外了。
核心的數量無法預料,新生艦娘一旦簽約,那就不能再強行剝奪了。
如果讓指揮官們帶隊打掃戰場,如果他們藏私核心或者直接跟找到的新艦娘簽約,事情發生之後根本無法準確的甄別和處置。
所以直接不讓他們進場是最保險的操作。
企業親自帶著一群航母艦娘,用大量的直升機搜尋戰場,尋找所有的核心和新艦娘。
核心按照傳統流程回收登記裝箱儲存,新生艦娘暫時收攏在自己的船艙裡面,暫時不讓她們上岸接觸其她人員。
等戰場打掃完畢,有了準確的統計資料,再跟許星辰報告和確認,看看怎麼送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