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是在大海上,面對展開了艦體的艦娘,也就是正常軍艦姿態的她們,陸軍的火力對艦娘影響是非常有限的。
坦克的“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也就是那種形狀像是一個巨大釘子的炮彈,理論上能夠穿透七八百毫米的裝甲。
雖然沒有裝藥,但是對於內部空間狹小的坦克,穿透之後崩落的碎片就足以殺死內部的成員,讓坦克報廢。
反坦克導彈使用的聚能戰鬥部,命中之後造成的高溫金屬射流,能夠燒穿一千毫米以上的裝甲,也足以殺死裝甲後的人員。
但是戰艦與坦克不同,即便是兩千噸的驅逐艦,重量也是坦克的幾十倍,空間甚至上百倍,而且內部有大量的密封隔艙。。
鋼釘和金屬射流打在戰艦身上,結果就是大量艙室中的某一個,被打出來了一個小眼,就像是被蚊子咬了一口。
如果這個艙室正好有人,也許能個殺死幾個人,如果沒有人,那麼直到安全巡查之前,戰艦都不會知道自己身上多了個眼兒。
甚至是,導彈和炮彈正常都是打在水線以上的,以至於這個眼兒大機率是不會進水的。
這個眼兒堵上,或者是不堵,都沒有太大區別……
如果是二戰時代的坦克,對那時候的重灌巡洋艦和戰列艦,那就更加完全無能為力了。
但是,環境如果放在陸地上,換成人形狀態的艦娘,面對正常尺寸的坦克,那情況就有所不同了。
艦孃的人形身體的防禦能力,大致相當於其原型艦體的主裝甲,大和是410毫米,黎塞留是327毫米,衣阿華是312毫米。
小型艦的防禦能力,比其主裝甲實際防禦能力,有一定程度的增加,但是也不會超過更高階別的艦孃的防禦力。
雖然作為一個人形生命,這種防禦能力仍然堪稱恐怖,但是面對針對性的武器時候,就變得有些危險了。
最為關鍵的是,恢復人形之後,用以承擔傷害的“巨大身體”,現在沒有了。
坦克的“鋼釘”和反坦克導彈的金屬射流,可以將絕大部分艦孃的人形體直接貫穿……
這時候,她們的身體,雖然不會像人類被步槍命中那樣,被撕裂出巨大的豁口當場死亡,但卻仍然可以算是重傷。
只要一次命中,就足以影響她們的活動和作戰能力,如果被連續命中多次,是真的會被殺死的。
當然,在絕大部分情況下,艦娘不會給陸軍這樣的機會。
身體只有人類少女尺寸的她們,擁有著匹敵千群萬馬的恐怖力量,如果只是保持人形姿態躲避和逃跑,而不是故意在路上停下來捱打,傳統坦克基本不可能命中她們。
但她們如果有作戰目標,要在陸地上進入作戰狀態的話,那情況就又不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