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沒有“月亮”的星球,不說不可能形成碳基生命吧,要發展出高階智慧生命並且形成文明是基本不可能的。
在古代,月亮可以追思故鄉,到了宇宙時代,月亮也可能成為所有碳基文明的共同的文化符號。
然後,艦娘星球的自轉週期,也就是每一自然天的時間,是非常精準的24小時,所以不用和地球一樣經常調整曆法。
這顆大月亮的公轉週期是精準的32天,所以這裡的一個月是32天,每個月有4個星期,每個星期有8天。
艦娘星球的公轉週期,也就是一個自然年的時間,是非常精準的384天,一年正好12個月,48個星期。
艦娘星球環繞的恆星,也就是這裡的太陽,是一顆大個頭的橙矮星,質量大約是太陽的0.9倍。
恆星的年齡約為32億歲,比太陽要年輕大約10億歲,總壽命約為160億年,剩餘的穩定主序期壽命仍然有120億年。
這些數字看上去似乎沒有什麼,但卻基本上就是科學家們總結測算出來的,最適合維持生命的恆星的尺寸和狀態……
太陽的尺寸略大一些,總壽命大約是100億年,現在46億歲的太陽,已經到了中年時代的末期了,正在進入更年期狀態。
恆星隨著年齡增長,溫度會越來越高,尺寸也會越來越大。
在沒有其他因素影響的條件下,地球表面的平均氣溫,會隨著太陽昇溫而不斷升高,大約每一億年升高一度。
十億年之後,地球可能就不適宜人類生存了,雖然太陽本身的壽命還有好幾十億年……
而艦娘環繞的這顆“太陽”,在未來至少一百億年的區間內,都仍然是非常穩定的狀態。
這顆星球的公轉軌道距離是1天文單位,“天文單位”的定義,就是地球跟太陽的平均距離,所以艦娘星與自己太陽的距離跟地球與太陽的距離是完全一致的。
但是因為地球的太陽更大,地球實際上位於太陽系的宜居帶內側邊沿,所以才會早早的被“趕出”宜居帶。
而這顆艦娘們的星球,則基本上位於自己家太陽宜居帶的正中間位置,比地球的位置坐的更好……
在這樣的基礎上,這個星系內的物質,與太陽系一樣豐富……
按照遠望二號的觀測分析,她擁有包括艦娘星在內共有四顆岩石行星,四顆氣態行星,還有兩個岩屑帶(小行星帶)。
四個氣態巨行星中,有兩個尺寸與木星略小,兩個比海王星略大。
這些奇台行星沒有什麼特殊之處,實際上就是燃料倉庫,重點是那四個岩石行星。
艦娘星系的四個岩石行星,有三個是位於星系宜居帶以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