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艦對戰第六場,戰列艦對戰,第一局,元帥府方面參戰艦娘,驅逐艦青島,長弓群島方面參戰艦娘,武藏。”
當武藏的名字直接出現在廣播中,武藏本人也站上了演習場的臺階的時候,現場的氣氛再次發生了變化。
大和級,在日系的譜系中,在長弓群島的兩個艦娘組織中,都有著非常特殊的意義。
在IJN的編制中,其他戰列艦的艦種是“戰艦”,而大和級則是“超戰艦”。
也就是說,在IJN自己看來,大和級已經凌駕於其他戰列艦之上,勉強可以算是一個新的艦種了。
在日系“戰艦”系統中,實際建成的戰艦中,BIGSEVEN級的長門之上,直接就是大和級了。
兩者中間本來應該有天城、赤城兩姐妹,土佐、加賀兩姐妹,還有紀伊等後續計劃艦。
這些都是在長門的基礎上發展出來的,採用同樣的雙聯裝410毫米炮的戰列艦或者戰列巡洋艦。
但是這些船要麼因為海軍條約而被迫改行當平頂船,要麼因為種種原因而被擊斃在了大本營的會議桌上,還有最為倒黴的天城被地震給震壞了……所以最終她們都沒有建成計劃目標艦。
以至於IJN這邊長門之上就是大和,相當於美系科羅拉多之上直接造了蒙大拿,中間的北卡、南達、鴨滑全都沒了。
這個情況看似是越級點了科技樹,似乎是節省了大量的資源的樣子。
但實際情況是攢了一個版本的資源,終於憋出了兩個當前版本的神裝,結果轉眼遊戲版本更新了,主力變成輔助了,血虧。
在航母逐步成為戰場主力,卻仍然需要戰列艦當艦隊肉盾的環境下,最合適戰列艦就是南達科他、黎賽留這種中等高速艦。
長門、科羅拉多、納爾遜這種較新的低速主力艦,還有大和這種“最終決戰兵器”,都變成了雞肋。
縱觀整個二戰戰場,無論是位於上位的大和,還是居於下位的長門,都沒有在戰爭中派上什麼大用場。
日系戰艦裡面最好用的主力炮艦,竟然是改了又改的老舊的金剛級!
不過這都是事後諸葛亮,在當時的IJN看來,自己的新一代戰艦大和級,相比長門這種傳統戰列艦,實現了全方位的碾壓,是全面的跨越性的進步,所以大和級就是“超”戰艦了。
大和級被寄予了極高的期待。
現在也是。
大家期待著,大和級強大的防禦能力,能夠避免被對手的導彈直接摧毀,從而獲得反擊的機會。
大家睜開眼睛看著大螢幕,結果就看到了一副非常熟悉的畫面,武藏剛剛離開岸邊沒多久,就被一波導彈直接清空了演習護盾。
唯一的區別,可能是一次扔的導彈多了幾枚,從六枚變成了十枚。
“戰列艦武藏,演習護盾完全破碎,判定沉沒,本局勝利者,驅逐艦青島。”
這下子現場的觀眾徹底沉默和絕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