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京城中,一些躲藏在破敗房屋的剩餘軍人們,透過漫天的曳光彈光幕,看見了高樓頂部的磁軌,以及磁軌炮彈一閃而過的軌跡。
他們冒死使用衛星電話,通知二百公里外的雷達站,警告這條資訊,然而得到的回答卻是雷達站監測不到訊號。
一方面,得益於從東京材料研究所中得到的資料,那枚磁軌炮彈表面的未元物質,變化成了多波段電磁波隱身塗料,能夠吸收衰減入射的電磁波、微波和紅外。
另一方面,則是炮彈飛行速度太快,優秀的氣動外型以及極高的初速,使它如同彈道導彈一般衝破稠密大氣層。
“你造了座電磁炮?”
那位躺倒在地的美國軍官強忍著肋骨骨折的疼痛,艱難問道:“你要打誰?”
李昂淡淡道:“軍艦。”
“哈哈哈。”
軍官艱難笑道:“你該不會,不知道地球曲率這回事吧?”
絕大多數美軍和日本自衛隊的戰艦,此時此刻都在琉球海域,與東海艦隊對峙。
那個地方距離東京足有一千三百公里之遙,炮彈怎麼可能射得那麼遠?
退一萬步,就算這座軌道長到誇張的磁軌炮,能將炮彈投送到一千三百公里之外,
受地球曲率影響,以及飛行過程中受到的氣流擾動影響,炮彈在飛到目標地點時,也會偏離很遠,幾公里乃至十幾公里都有可能——炮彈可不像導彈那樣有著自主指導能力。
李昂沒有反駁,只是平靜道,“我用了乘波體構型。”
那名軍官瞳孔瞬間放大,不敢置信。
炮彈穿過稠密大氣層後,外殼以緩慢速度消融,露出裡面的扁平楔形結構,尾部兩側生有平滑尾翼,
完全不像炮彈或者飛機,更像是來自未來時代的飛行器。
氣動外型的改變,加上重力影響,使得飛行器緩緩下降,漸漸觸碰到稠密大氣層頂部,即將墜入其中。
呼!
狂風吹刮,飛行器的外形設計以及高超音速飛行產生的激波,製造強烈升力,將飛行器“頂”出了稠密大氣層。
如同在海面衝浪一般,飛行器貼著大氣層平穩滑翔,姿態優雅恬靜。
這便是乘波構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