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決賽的最後一場,和之前的考驗演算法完全不一樣。
最後一場比賽的型別也就是64K Intro。
要是用一個64K的程式,充分發揮應用程式的極限演算法壓縮,製作出實時演染聲音、3D模型和紋理。
這個能給外行人以極大的震撼感,是非常考驗程式設計師水平的。
而且已經超乎了平常的程式設計師學習的範圍,更加接近計算機圖形學。
他要求程式設計師要對光影、音樂、場景等等有充分的瞭解。
當然這樣的程式也不是直接呼叫素材,而是運用函式讓計算機顯示卡直接渲染。
這才是比賽的最終專案,前面的不過是小打小鬧。
沈益跟自己的幾個員工全部都說過了比賽的專案,所以他們都早就有了準備。
另外其他能夠參加到決賽的都不是一般人,他們的作品也都可以一路通到決賽。
所以三人知道自己可以進入決賽之後,就迅速將沈益的教導在腦內過一遍,然後再開始做程式設計。
他們其實可以直接現場拿出來展示,只是他們到現在還沒有做完罷了。
這最後一場比賽,也不是也不是真正意義上的現場程式設計,有很多人都是將自己完成的作品直接提交給官方,然後讓官方直接播放的。
畢竟這裡還有那麼多的觀眾,不可能說就讓他們在那裡看著一大堆程式設計師在那裡努力程式設計幾個小時的。
那他們來到這個現場就太無聊了,就沒有任何意義了。
所以在上一輪比賽結束之後,他們將前幾名比較優秀的作品展示了之後,就立刻開始64K Intro的最終比賽。
現場已經有了程式設計師將自己的作品提交給官方,然後由官方進行播放。
現場是有一塊大螢幕的,這塊大螢幕的展示效果,普通的電影院根本沒得比。
參賽的作品必須要本人原創,要是到時候獲獎了,但是被發現是抄襲來的,不僅要將錢拿回來,而且還會有法律責任。
觀眾們休息了一會兒,現場就開始比賽。
臺上也空無一人,只有評委臺上有五個老頭子在那坐著。
場下依然比較嘈雜,那些人們看著現在的比賽還沒開始,就互相竊竊私語,在談論著一些事情。
隨著工作人員的提醒,臺下終於變得非常安靜,大螢幕的兩端變得燈光閃耀,幾乎整個放映廳都變得昏暗起來。
最後一幕的比賽終於開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