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太妃也是習武之身,武功造詣不在南宮冪之下,兩人打的難解難分之時,先皇就來了,查明瞭一切,將她遷居阿房宮,並處死夏雨和冬雨。
即使她那時為先皇生下了大皇子拓跋瀟,而南宮冪卻沒有為皇家開枝散葉,但這依舊阻擋不了先皇對南宮冪的寵愛,對自己的懲罰。
年幼的拓跋瀟趕來,抱著先皇的龍靴懇切他放過自己的母妃,高太妃哭的梨花帶雨,卻賭氣一般不肯磕頭認罪。
先皇見她如此,更加生氣,半分情分都不念,直接將高太妃貶入阿房宮,並且非召令不許再見拓跋瀟。
在阿房宮她日日垂淚,曾經,她對先皇是有情的,如今,卻只有兒子這一個指望。
從此,她不敢輕舉妄動,她怕會因為自己的行為而連累兒子。
幸好,年僅十二歲的拓跋瀟託人給她帶了個字條,告訴了她一個計劃。
她配合著演戲,在御花園裡,支走所有的宮人,設計讓拓跋燁落水,才有了後來發生的一切。
她在幕後胸有成竹的看著這一切。
最後的結果盡如人意,她搬出了阿房宮,重回慈寧宮。
在那以後的日子裡,她每日規行矩步,從不越雷池半步,不過是為了讓先皇覺得,自己誠心悔悟。
可先皇還是將她唯一的兒子派去了荒無人煙的堯海。
那裡寸草不生,人煙罕至,去那裡與流放無異。
她將春桃派給拓跋瀟,護他安全,告別的那一日,她哭的慘然,此行一別,不知何時才能再見。
高太妃終於死心,她終日吃素,還在慈寧宮建了一座佛堂,每天都在裡面抄寫經文,每日都以最虔誠的心來禱告,向佛祖請求,保佑自己的兒子健康平安。
拓跋淳登上皇位之後,穆青見她整天求佛禱告,跟痴了一般,況且她那兒子絕不可能對拓跋淳的皇位構成威脅,這才沒有為難她。
拓跋燁走的這十幾年,她日日思念兒子,對拓跋燁母子的厭惡與憎恨絲毫不比穆青母子少。
拓跋燁與拓跋淳為爭奪皇位的時候,她表面毫不在意,內心卻歡欣鼓舞,不管是哪一方失敗,她都樂見其成,最好是兩敗俱傷,那才好。
拓跋淳被殺,穆氏一族全滅,她心驚膽顫,據秋桃打聽到的訊息,菜市口穆氏上百人的頭顱一瞬間都被砍掉,屍橫遍野,血流滿地。
她表面上繼續裝出一副和善的樣子,只怕被拓跋燁看出端倪,怕她母子二人會落得和那穆青母子倆一樣的下場。
好在臥薪嚐膽十幾年,兒子終於回來了。
一切都將重新洗牌。
拓跋瀟給高太妃斟了一杯遲到了十幾年的甜酒,高太妃十分開心,卻也不敢貪杯,:“兒啊,剛剛陪著那拓跋燁和南宮元霜已經喝了幾杯,再喝母妃就要醉了。”
拓跋瀟剛回來,高太妃只想與他多聊聊,問問他這些年過得好不好。
“沒關係,母妃,回頭讓秋桃給您熬點解酒湯,我們母子多年不見,正該痛飲。”拓跋瀟在說出多年不見這幾個字的時候高太妃眼底有著掩蓋不住的落寞。
“要不是南宮冪那個賤人,你我母子又怎麼會分離了二十多年。”高太妃咬牙切齒,恨恨的說著,卻完全忘記當初是先皇將拓跋瀟派去堯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