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都市言情>好萊塢繪製> 673-影院為什麼大愛韋恩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673-影院為什麼大愛韋恩 (2 / 3)

像伯班克的這家帝王院線旗下的影院,早早的就已經完成了現代化多廳改造,能同時開啟多場電影一起放映。在加上今天還是工作日的上午,能夠有這個上座率,已經是妥妥的大火作品了。

“《哥斯拉》呢?”聽到這個訊息,肖恩的臉上也是笑容滿面,不過他第一時間關心的,仍然是公司的主要競爭對手。“相比《閃電俠》如何?”

“雙方的售票比例在7比1左右,但這個資料並不準確,只是早上到現在我觀察到的。”

別管索尼哥倫比亞想幹什麼,單純只看這個售票比例,肖恩就明白,《閃電俠》的首日票房,很可能碾壓《哥斯拉》。

當然了,現在還不到中午,更談不到上座率最高峰的晚上。再加上只是這一家影院的資料,很可能與最後的結果會有很大偏差,不過至少已經證明了,大多數人的第一選擇仍是《閃電俠》。

“如果這樣的售票比例持續,今晚下班前,我會向總部提出建議,縮減一到兩個放映《哥斯拉》的影廳,明天給到《閃電俠》,複製已經提前申請過了......”回到辦公室前,米爾科拉姆塞拍了拍肖恩的肩膀,若有所指的說道。

其實大型電影公司的大專案,在上映的初期,院線公司在票房上基本賺不到什麼錢,他們之所以同意簽訂這樣的票房分成合約,為的就是那些人流量。

院線公司通常在與發行公司達成的那份放映協議,裡面不但包含著影片在該院線放映的週期,更重要的是影片的票房分成條款。

好來塢最常見的票房分成比例是9010,指在扣除影院的經營費用之後,發行商獲得其中的百分之九十,影院拿剩下的百分之十。影院的經營費用,會針對不同的影片專門談判,也會隨著雙方的影響力不同而改變。

不過,這個對發行公司的高額分成比例,只適用於影片的上映初期,譬如首周,次周。

隨著時間的推移,這個數字比例也在不斷變動,從9010,到8020,7030,6040以此類推。譬如一些想要在奧斯卡上一展身手的片子,因為需要影院長期放映該片,甚至會把百分之九十以上的票房收入給到院線公司。

按照正常情況來說,一部影片從上映之初到下檔,發行公司和院線公司在票房上的收入,基本能達到五五分左右,畢竟電影又不是隻放映一週兩週,時間線的拉長,這個數字也會慢慢變化。

那最為繁忙的電影上映前期,影院為什麼會同意分出百分之九十以上的票房呢,這就要涉及到影院的收入組成了,因為他們的盈利重點,從始至終就沒在票房上過。

有人說,不管這個票房分成比例到底是多少,反正最後影院也大概能拿到百分之五十左右。但是在好來塢,這個數字究竟是行業神話還是事實,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這就不得不提到“特許產品”了,這個“特許產品”一般就是人們眼中的爆米花和汽水。這個收入是影院收入的大頭,重要的是,這個收入是發行商並不參與分配的。

有詳細資料顯示,這個“特許收入”的銷售額,要佔到影院總利潤的百分之五十到百分之八十。僅在1998年,全北美電影院的這項利潤約為25億美元!

1990年時的電影票平均價為4.22美元,如今到了1998年,北美平均票價為4.69美元,接近十年時間,票價始終維持在這個區間。其實就算是在過上幾年時間,北美電影票價也沒有大的增長。

但是,這個“特許商品”的價格,可一直都是隨著物價在飛漲的!無論是可樂、爆米花,還是那些小零食,全都是成本低廉到嚇死人的東西。

就以爆米花為例,在98年,一份爆米花的售價平均約為75美分,算上人工、裝置磨損、油、鹽、黃油以及玉米粒,利潤率也在百分之八十以上,因為出貨量實在是太大了,相較來說,這類“特許商品“的主要成本,其實是卡車運輸.....

還有一條一直都被忽略的重大收入,那就是影院中的貼牌廣告和熒幕廣告位,這些廣告位的收費多寡,在廣告商那裡完全就看影院的人流量來計算。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