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看在漫畫書上面,超人的一切超能力都是合理的,但想要將這樣的一個完美無缺的人間真神,移植到大熒幕上面,一個人間真神就必然不是好的選擇了。
細數其他人氣高的英雄,大多數自身就是個人類,因為意外或者外部刺激,才成為了超級英雄。
可超人不是,他本身就是個外星人,再加上漫畫中完美無缺的設定,毀天滅地的超能力,可以說超人本身就是個人型核彈頭,這些都是被搬上大熒幕最大的阻礙。
沒錯,超人吸引人的魅力,很大程度上就源於此。可當他以真人的身份出現在大熒幕上時,這些也註定了,會讓超人這個角色,很難與觀眾之間產生共情。
說白了,就是有著巨大的距離感。
而且《超人》這部電影,並不是純粹單獨存在的。如果是單獨拍攝反到簡單了,憑藉其龐大無比的人氣,完全不用考慮其他,玩命砸特效,市場成績都差不了。
但韋恩必須要綜合來考量,因為《超人》這部電影結束後,緊接著而來的就是《正義聯盟》。
到時候一個過於強大,一個完美無缺,一個類似於人間真神的克拉克肯特出現在大熒幕上,其他所有超級英雄,全都得被迫變成啦啦隊,這顯然不符合他的想法。
恐怕到時候影迷也會不由自主的疑惑,一個這樣強大的超人,都解決不了的麻煩,召集幾個遠遠不如他自己的其他英雄,就能解決了?這不是典型拿觀眾當傻子嗎?
所以,在韋恩這一版的劇本設定當中,從一開始就將克拉克肯特落下了神壇。而被拉下神壇的克拉克肯特,能夠有效拉進與觀眾的距離,最好能讓觀眾們,親眼見證克拉克肯特的成長。
超人為什麼難拍?最重要的一個潛在原因,就是超人背後所代表的東西太多了。經過幾十年以來的發展,誰都必須承認的一個事實,超人已經成為了北美經典文化符號之一。
從克拉克肯特的出身,到超能力等等一切,幾乎是人盡皆知,所以在這方面上,壓根就沒給韋恩留出可以修改的餘地。那麼,就只能從超人的成長過程上動手了。
超人天生就是超人嗎?韋恩使用的辦法堪稱粗暴,那就是為了讓超人更具有人性,不至於成為一個真神,乾脆就讓他先迷失,再找回自我。這是好萊塢最常用的手段,也是最管用的手段之一,並且觀眾也能完美接受。
之所以韋恩想要儘快趕回劇組盯著,超人這個專案的重要程度只是其中一個理由,還有一個不能明說的理由,其實是對扎克施耐德的擔心。
讓扎克施耐德掌鏡拍攝素材沒問題,畢竟所有的拍攝計劃,乃至每天拍攝鏡頭素材的前後順序,都是由韋恩一手製作。而且每一條鏡頭的拍攝過程,也都是在他的監控下完成的。
他怕的是,長久的脫離劇組,扎克施耐德會因為大權在握而膨脹,犯老毛病。
如果看過扎導的電影,就都知道他的作品,有一個十分顯著的特徵。高速慢鏡的極端濫用,彷彿不玩命使用慢鏡頭,就不會用其他手段來表現動作戲了一樣。
韋恩怕的就是這個,這種拍攝手段適度使用,能夠給影迷帶來不錯的觀影體驗。但如果濫用,那特麼與觀看幻燈片有什麼區別?
為了避免出現這樣的情況,在一開始籌備的時候,他為超人定製的動作風格,就是簡單到極致的乾脆利落、直來直去,超人嘛,觀眾想看到的動作戲,肯定是粗暴的力量展示。
在一開始拍攝時,韋恩也著重強調了這一點,千萬不要出現什麼技巧性的東西。像是各種技巧性的動作,放到布魯斯韋恩、戴安娜普林斯身上都不違和,特別是前者,蝙蝠俠的設定之一就是精通全世界的格鬥術。
但要是放到克拉克肯特的身上,那簡直就是滑稽戲,超人完全用不上那些,理論上來說,他自身就是地球上力量最強大的生物。強硬的直來直去,才更符合人們腦海中對超人的幻想。
只有超級軍事武器才能破開的面板,和閃電俠玩賽跑的飛行速度,能輕鬆推動遠洋巨輪的力量,可以不呼吸進行太空旅行,擁有可以看透多數物體的透視能力,還有著熱視力等等等等。
當這些東西集於一身的時候,戰鬥還用個屁的技巧。而以上的這些超能力設定,還是韋恩大大削弱了之後的。要是以新52漫畫中的設定,那其他英雄就乾脆別玩了,當啦啦隊都有可能不夠格。
“尼娜說韋恩和娜米已經睡了,統計資料,明早她會交給韋恩。”
伯班克華納兄弟大廈,ceo辦公室中,傑夫羅賓諾夫搖搖頭,一邊放下手中的電話,一邊看向對面的布魯斯羅森布魯姆。“他還是一如既往的信心十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