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繞著戴安娜普林斯童年的電影開頭,所交代的資訊算不上多。幼年時期的神奇女俠成長的過程,受到嚴格訓練的方式,關於天堂島的介紹,以及天堂島上隨處可見的大長腿女武士們。
資訊量一點都不密集,卻因為相對合理的安排和故事節奏,並沒有讓觀眾感受到枯燥。作為一部商業鉅製的開頭,這樣已經足夠了。
事實上,這部片子所講述的,就是神奇女俠戴安娜普林斯的起源,前面當然是交代其身世、成長過成來作為主題。
而想要讓戴安娜普林斯,離開這座與世無爭的天堂島,那麼就必須出現一個分量足夠的理由。恰恰戰爭,一場疑似由邪惡戰神阿瑞斯所主導的戰爭,就是最完美的理由。
戴安娜普林斯救起了海里的史蒂夫,緊接著就是一場亞馬遜女武士,與追兵之間的海灘大戰。
當現代熱武器,與原始野性的冷兵器碰撞起來時,呈現在觀眾面前的,就是電影第一個情緒高巢。
電影實際上就是一個講故事的過程,當有了一定的鋪墊後,必然要合理安排出一場碰撞。換來的,就是影廳內一陣陣影迷的低呼,而恰恰這場海灘戰役,就是戴安娜出走天堂島的轉折點。
接下來,戴安娜普林斯取走了神劍等裝備,在海邊辭別母親,跟隨史蒂夫坐上小船去往外面的世界。
不斷發展的劇情,時而在影廳內引起一陣輕笑,時而引起一陣驚呼。大熒幕上這個彷彿像是個孩子一樣的超級英雄,不知不覺間,吸引了所有觀眾的注意力,至少影廳內的影迷聊天聲,已經幾乎不可聞。
“我現在十分懷疑,這是韋恩格林拍出來的電影?”
坐在中間位置的邁克爾貝轉過頭,看向身邊的搭檔滴咕道:“從電影一開始,我就感覺十分別扭,剛剛我才反應過來,f**k,這部《神奇女俠》到現在為止,竟然找不到格林伯格式的黑暗風格!”
魔幻唯美的風景鏡頭,動作戲上演時燃到爆的背景音樂,更重要的是,從電影一開頭,影片中竟然能找到比比皆是的幽默元素!如果是鐵桿的韋恩影迷,此時一定會驚訝的張大了嘴。
沒人不承認韋恩格林伯格是個天才,天才中的天才。可只要還是個人,就不能全知全能。
從韋恩早期的《逃出絕命鎮》,《小丑》,再到讓他註定名留影史的《蝙蝠俠:黑暗騎士》,提起這些偉大的影片,大部分人都會自然的豎起大拇指,給出各種各樣的讚歎。
可唯有一點,韋恩的鐵桿影迷人盡皆知,那就是他的作品中,你可以找到人性的考驗,血腥、露骨的大尺度鏡頭,快速讓人共情的故事,乃至頂級的空間佈局和色彩資訊傳遞,唯獨就是永遠不可能找到什麼搞笑元素,這壓根就和他的風格不搭。
而且早些年時間,有眾多媒體和評論家分析過,韋恩彷彿刻意在自己的作品當中,避免幽默搞笑的元素出現一樣。比較服眾的結論,就是這位導演中的超級天才,天生就不會拍攝幽默元素。
但沒人會覺得這是問題,即便他的作品中不存在搞笑的情節,依舊不能否認,這些作品的偉大。
“考究的構圖,成功的展現出來了神奇女俠的勇勐和柔情,嗯,這個人物的刻畫足夠討喜。”
聽到邁克爾貝疑惑的滴咕聲,傑瑞布魯克海默雙眼並沒有離開大熒幕,只是向搭檔一側歪了歪頭,說道:“你的感覺沒有錯,這不是一部典型的格林伯格式電影。
我仔細研究過韋恩的電影,甚至《蝙蝠俠:黑暗騎士》這部片子,我足足看了不下十幾遍。可以說從空間佈局到構圖習慣,他改變的都夠徹底的。《蝙蝠俠:黑暗騎士》宏大的空間佈局,由此帶來的史詩歌劇感,在這樣影片上全都消失不見了。
而且...”
說到這,傑瑞布魯克海默頓了幾秒,慢慢皺起了眉頭,看向身邊的邁克爾貝,繼續說道:“比起《小丑》和《蝙蝠俠》系列,這部《神奇女俠》中根本找不到太多晦澀的劇情和宗教對映,這恐怕才是韋恩改變最大的地方,發現沒有,他這次寧願將更多的鏡頭,用來塑造男女主角之間的互動!
至於幽默的元素,一點都不難猜。為了迎合大眾市場,在影片中加入幽默元素,最佳化故事主線,讓其變得更加去複雜化,在加上恰如其分的背景音樂,挑動情緒的打鬥畫面,韋恩為這部《神奇女俠》做出的妥協堪稱巨大!”
“為了市場嗎?韋恩格林伯格的藝術追求呢!?”
邁克爾貝轉過頭,看向身後那些專心觀影的影迷們,發現所有人,臉上都帶著澹澹的笑意。這就說明,韋恩格林伯格所作出的一切改變和妥協,都收穫了該有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