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底,經過和華納兄弟的迅速談判簽約,終於確定了韋恩第二個專案的製作發行公司,可以順利進行前期籌備。
關於分歧最大的導演待遇問題,喪心病狂的吉米,最開始喊出了250萬美元基礎酬勞,加全球票房百分之十五的天價導演合同,製片方華納想都沒想就拒絕了。
然後雙方放下分歧,先擱置了導演酬勞問題,前兩次談判迅速確定了其他條件,最後一次談判才就導演酬勞開始討價還價的扯皮。
華納兄弟和吉米都清楚,根本不可能給韋恩開出那麼高的價碼,雙方迅速試探對方底線。想要儘快達成合作,雙方必定都要做一些妥協退讓。
經過最後一次默契的商談後,在韋恩同意和華納管理層的默許之下,快速的在分歧最大的導演待遇上達成一致,簽下一份激勵式的階梯分成合約。
因為吉米把重心放在了票房分成上,在基礎酬勞上做了很多讓步,導演加製作人、編劇酬勞加在一起只有120萬美元,這已經比韋恩預期少了一半。
按照韋恩最低貧血預算來說,製作這部影片他百萬美元就可以完成,剩下都是給劇組所留的餘地。現在不是三十多年以後,美元還是非常堅挺的世界貨幣,就算是他前世,這部影片製片成本也才四百萬左右而已。
當然了,想拿到票房分成可並不像想象中那麼容易,這裡是好萊塢,可以說製片公司和發行公司全都是吸血鬼,前提是影片必須創造大筆利潤,他才能獲得該有的分成。
這是一份階梯式的分成協議,韋恩可以以‘基礎酬勞和北美票房分成’的形式,分三次獲得導演基礎片酬120萬美元,後續再按照北美票房的總收入情況參與分成。
影片製片成本500萬美元,如果《逃出絕命鎮》的北美票房超過製片成本十倍,也就是五千萬美元,他可以獲得北美總票房的百分之五;北美票房超過一億美元,則享受北美票房百分之十的分成;過一億五千萬,比例增加至百分之十五;兩億美元百分之二十;
最多就是百分之二十,這也是合同上最高的分成比例,不計入海外票房,影片票房分成只有合同上標註的分檔,不會出現百分之八或者十一的情況。
新的影片越是大賣,導演從其中獲得的收入越高,這樣一來,韋恩就和影片牢牢的綁在了一起,事實上除了他自己,沒人相信他能拿到超過第二檔的過億分成。
像這樣的核心主創人員階梯式票房分成,過不了多久就會成為好萊塢慣例,製片方一方面是為了鼓勵主創人員,前期拍攝更全心全意的投入,還能避免前期酬勞過高帶來的投資風險。
你們想要更多的收入,很好辦,去拼命把影片製作的更精良,製作的更符合觀眾口味。
回到比弗利山莊家中後,韋恩第一件事就是給學長盧克西蒙斯打去了電話,並約他在來家中商談新專案的問題。
緊接著他又給燈光師史蒂夫威爾森打去了電話,同樣約他一起來商談。再加上吉米介紹的caa客戶攝像師羅伯特卡洛斯,他快速確定了自己的核心團隊。
這幾人中除了攝像師羅伯特,都是和他合作過的,瞭解他的製作風格,又能力足夠。而羅伯特是業內小有名氣的攝影師,經過吉米的介紹而來,也不會挑戰韋恩的權威。
第二天上午十點,所有人都齊聚改名後的格林伯格莊園,坐在客廳中一起商議前期籌備問題,客廳裡唯二互相不熟的人,就是製片經理約翰格雷和攝像羅伯特。
“約翰,影片前期的投資什麼時候可以到位?”韋恩看了一圈圍經過簡單自我介紹,坐在沙發上的眾人,直接就進入了工作狀態。“我們要儘快開始籌備,馬上就要用到資金。”
約翰看著屋裡這些人,除了助理尼娜和經紀人吉米,剩下的應該就是影片核心製作團隊了。聽到詢問,他也馬上進入了狀態。
“華納兄弟的資金,已經打入了美林保險公司,《逃出絕命鎮》的賬戶上,你隨時可以用作支出。”
雖然投資不多,可華納還是走了保險公司的完片保險,這是約定成俗的規則,有好有壞。好處是不管發生什麼意外都有保險公司買單,哪怕是影片拍攝出現問題,保險公司也會繼續把片子製作完。
壞處是用錢也需要保險公司稽核,他們透過之後,還要製片經理在過一遍,非常麻煩,不如獨立製片自由。
可這就是主流商業片的規則,除非韋恩想做一輩子小投資獨立製作,否則他就必須慢慢適應,在各種規矩的束縛下拍攝製作影片。
“ok,盧克,這次你還是副導演,前期主要和約翰一起協調外景地和攝影棚使用問題,這片子場景非常簡單,主要鏡頭在華納製片廠就可以。
外景是去郊區找個人少的小鎮,我們取景用,還有,幫我釋出一條演員招聘資訊,所有角色全部透過試鏡決定。”
“沒問題,交給我吧!”盧克語氣沉穩的答應,他等了好幾個月沒去工作,就為了等專案開始。
娜奧米默默地坐在圈外沙發後,端著一杯咖啡聽著,當聽到演員問題全部靠試鏡時,她差點把杯子扔了。不過她穩住了自己,韋恩是個念舊的人,事後應該會和她解釋。
“羅伯特,你和約翰自己溝通攝影助理問題,這部片子大部分鏡頭會是四機位拍攝,你要做好準備。”韋恩繼續說道,前期哪項工作他都必須上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