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悉的氣息繚繞在列車的每一個角落。
那種金屬的冷氣與海水的腥氣。這讓列車在一定程度上顯得更加有年代感,不論是質感、氣息還是內部的構造,滿滿地透露出蒸汽革命期間,倫敦街頭的感覺。
好似,今天閉上眼,明天一覺醒來,列車的每一個角落立馬就蒙上了一層厚重的煙霧。
喬巡現在在底層車廂。
列車一共分了上中下三層,上層是列車管理階級和貴賓車廂,中間是普通區以及發條人居住的服務階級車廂。
而下層,就是家畜區以及供給整個列車能源、物資以及基礎建設工程的地方了。
底層車廂裡,還瀰漫著一種煙與火的氣息。
根據阿伯特的認知碎片,這是動力區內部源金屬礦石提煉時產生的。在列車上,提煉源金屬的地方被稱為火場。那裡的確是煙與火的地方,終日瀰漫著嗆到人肺眼兒痛的雜質煙。
在那種地方工作,普通人折壽,發條人磨損極快。
當然,在那裡勞作的是家畜,不算人。列車不心疼。
喬巡按照認知碎片,從之前卸貨的車廂離開後,搭乘有軌電梯,前往動力區。動力區相當於以前那種老式燒煤蒸汽火車的進煤室,但只是地位相當。
在結構和佈局是完全不同的。畢竟海列用的是源金屬,當然不可能透過“燒”的形式。
而是利用由動力區工程系進化者打造的源金屬解離裝置,解離源金屬的基底,釋放符文能量,再經過由源金屬殘片打造的綜合符文管道傳遞到列車的每一個能源箱中,再根據不同車廂的需求,轉化為不同形式的能量。
以阿伯特的認知,是無法理解這麼高水平的綜合符文管道系統的。
所以,喬巡也沒法瞭解更多,只知道,這套管道系統的技術水平是目前各國所追趕不上的,對源金屬的符文能量利用率達到了驚人的65%。而外面的國家,這一塊技術最突出的聯邦,也就才43%,共和國是40%。
可惜,這項技術,對於列車而言,也是機密。即便是身為能源採集官的阿伯特也不知道技術原理。
動力區在列車底層的第四個大車廂。縱長大概在1.5KM,面積相當於一個普通的村莊。
下了電梯後,喬巡四處看了看。空氣中瀰漫著遊離的符文能量。這些都是從火場逸散出來,源金屬提煉過程避免不了損耗。損失的符文能量逃過過濾網後,就在底層車廂蔓延。
符文能量本身是沒有味道的,但是對於進化者而言,有種類似於荷爾蒙對年輕男女的吸引。
這種吸引是源自基因上的。
喬巡想,如果是普通的一二階進化者來到這裡,估計很快就會像喝醉了一樣,進入基因麻痺狀態。
活動在動力區的人都是發條人,以及專門為列車工作的正常人類,是不存在貴賓、乘客以及家畜的。
他望向前方,動力區那堅固厚實的車廂鐵壁之後,就是家畜區的第一節車廂。
那裡……像地獄一樣。
發條人的工作效率極高,有條不紊地在動力區活動著。他們大多負責著搬運、裝卸、檢修、巡查等工作。
喬巡看了一會兒,稍稍吸了口氣,夾緊單片眼鏡,沿著人行道向一座三層高,有著鐘樓的辦公樓走去。
路過的發條人都尊敬地同他打招呼。
“阿伯特先生,您好。”
阿伯特是個奇怪的人。他總是會禮貌地回應每一個同他打招呼的人,不管那個人的身份地位如何。
所以,喬巡照做。還做得滴水不漏。沒有人會懷疑,這位阿伯特先生是否已經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