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昌城外的長江碼頭上停滿了前來收糧的貨船,這些貨船全都停在碼頭等著將大米裝船運往南直隸浙江一帶售賣。
前來收糧的有掛著各種字號的商戶,什麼沈家,錢家,徐家,王家等數都數不清,不過最大的還是徐家。
徐念存是大明首輔徐階的曾孫,在徐家排行老三,大哥徐年祖入仕,現官居尚寶寺丞,老二徐念祖則負責料理家事。
徐年存作為三兄弟中最小的一個,從小便掌管了家中的商事。
徐家在松江府是數一數二的大戶,徐家不光在松江府有大片的田地,在南京府往北也有大片好田。
據傳,徐家在南直隸一帶一共擁有良田二十四萬畝。
據傳海瑞調查徐家的時候,曾經回信給首輔李春芳:存翁近為群小所苦太甚,產業之多令人駭異,亦自取也。若不退之過半,民風刁險可得而止之耶?
海瑞當時都查不清楚徐家到底有多少田產,但是看到當地百姓的樣子和徐家產業之多,海瑞不禁也是觸目驚心。
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徐家的田產又不知道翻了多少倍。
但是徐家的生意還是依然做的火熱,近幾年天下動亂,北方各地都在鬧旱災,去年浙江也鬧了旱,導致糧食價格飛漲。
徐念存覺得天下將會有變,且常年戰亂。
打仗是需要錢糧的,徐念存的大米生意做的很成功,他每年都會把上百萬石的糧食賣給朝廷和地方,以此來謀取暴利。
如今北方一直在打仗,西北和河南一帶的米價一直處於高價之中。
崇禎四年的時候,山東兵荒,大米的價格直接漲到了二十兩一石,崇禎八年,河南的米價更是離譜的漲到石米一百五十兩。
二兩銀子收一石米,徐念存把這一石米運到河南,轉手就能賣上百兩的銀子,這中間的利潤簡直高到離譜。
徐家不光賣自己家田裡產的米,還到處收米壟斷市場,徐念存聽聞湖廣豐收,立刻意識到武昌地區有米可收,馬上便帶著船前來收米。
徐念存決心在湖廣和江西兩地收米二十萬石運到南京,然後再透過海運河運運往北方,二十萬石大米,經過他的手起碼能賺幾十倍以上,又是一筆豐收的收入。
徐念存跟一群米商在城裡收米收這麼大動靜,武昌城裡自然有人不高興了。
作為武昌的主人,莫謙自然不能坐視這些人把自己的戰略物資就這麼輕而易舉的運走。
他叫來水師都督盧照,命令他立刻派兵把靠在碼頭上的運糧的貨船和船伕全部釦眼。
另外派兵封鎖碼頭,禁止米商收購大米,一天下來,盧照直接扣下了五十條船和七百多人,還有現成的大米三萬多石。
正在茶樓喝茶的徐念存聽到自己的船隊被扣了,頓時慌了。
他立馬找到總督府,要求面見莫謙。
莫謙哪裡有空搭理他這個商人,直接叫人把他轟走了,並且警告他,今後沒有允許,不許出現在他的管轄地界。
徐念存滿頭霧水,不知道自己到底得罪了莫謙什麼。
他只好花錢託人找關係,一番操作之下只見到衙門裡的一個小書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