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都市言情>剛開學,我被迫女裝參加軍訓> 第一百四十九章 給你上一堂歷史課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一百四十九章 給你上一堂歷史課 (2 / 6)

“實在不行,去學校裡的書店花幾塊錢買一本《新華字典》查一下,這很困難嗎?”

“如果你覺得《新華字典》都還不夠權威,那你為什麼不掏出你的手機,開啟百度查一下呢?”

這位短髮美少女懟得突如其來,查濤完全沒想到這個看上去漂漂亮亮,完全不像是那種愛學習的女生會在這種地方,在自己最擅長的領域跟自己叫板,一時間愣住了。

林晨繼續道:

“算了,我就給你簡單科普一下吧,在古代,從周朝開始,石頭就一直是當時的人們用來衡量重量的參考物。”

“到了春秋和先秦時代,當時的諸夏人民,已經能夠透過工匠雕刻成規格的石頭,以此來作為衡量重量的工具,因此,從那個時候開始,一石,幾石這種計量單位,就開始為後世採用,一直到明清。”

“在隋唐時期,一石的重量差不多摺合下來等於現在的120斤,而古代農民用扁擔挑滿一扁擔貨物的重量,差不多也就是這個數字。”

“所以,從那時候起,民間就開始逐漸用‘一擔米’來取代官方的‘一石米’的說法,於是一石(dan)米這種說法就在民間以方言的形式產生了。”

“這種叫法,一直沿用到明末清初,在清朝被大範圍使用。”

“你如果要問證據,清代時期有一本書叫做《字詁》,在此書中,作者就對當時的大眾人民把石(shi)念做石(dan)一事做了嘲笑,說現在的人真是太沒文化了,居然把兩千石讀作兩千擔。”

“包括《說文解字》,《康熙詞典》裡也有用同音字註明,dan這個發音,在某些地方的方言裡,代表石。”

“經過幾百年的傳播,民間也都接受了dan這個發音,所以到了現代,我們的《新華字典》就將這兩個發音,作為多音字收錄了進來,並且在註釋裡說得很清楚,其古音念shi。”

“所以,老師的一石(shi)米這個說法,非但沒錯,反而還更專業。”

林晨的這番話,引經據典,邏輯暢通,有理有據,懟得愛出風頭的查濤完全無言以對,男生大張著嘴,愣在那裡,半天組織不出一句語言。

“哇!我剛剛查了一下,是真的誒!這個字在古代真的念shi!”

“我去,我還一直以為只能念dan呢,今天算是漲知識了哈!”

“學到了學到了,我會去就要在高中群裡拿我的語文老師開刀!”

有幾個學生在網上查閱了相關資料,發現林晨說得完全正確。

林晨繼續道:

“本來,爭論這種事情,就跟《孔乙己》裡,茴香豆的茴字有幾種寫法一樣,沒有多大意義,但是你這種未經考證,單單是憑著自己的一知半解,似懂非懂的知識儲備,就一天到晚不停地拿出來賣弄的行為,讓你這個人看起來真的很可笑。”

“對了,順便問一句,大作家,你看過《孔乙己》嗎?”

被這麼漂亮的女孩子當著這麼多人的面打臉,查濤肺都要氣炸了。

必須把面子奪回來!

他額頭青筋暴起,提高了嗓門,用近乎是吼起來的聲音說:

“切!你不就是在咬文嚼字方面多下了點功夫而已,有什麼好得意的?!研究歷史,靠的可不是去扣一個字有幾種讀音!”

這傢伙還不知悔改,仍舊試圖扳回一局。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