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了今年的種植計劃,葉青開始籌劃著怎麼發行銅錢。
銅錢,葉青很自然地採用外圓內方的樣式。
銅錢的兩面,刻印著八個字:太昊通寶,當錢一文。
這是一文錢。
葉青原本還準備著鑄造十文面值的銅錢,但想了想,他又放棄了。
他感覺,現時沒有必要。
並且鑄造不同面值的貨幣,容易產生漏洞。
鑄造銅錢的材質,青銅,本身是有價值的,不像紙幣沒有絲毫價值,面值可以隨便印刷。
銅錢就不行了。
如果要發行十文面值的銅錢,那麼在材料價值上,就必須要與十枚一文銅錢等值。
具體體現就是重量。
十枚一文,和一枚十文,重量要相同。
如此,發行十文面值的銅錢,就沒有什麼意義了。
方便攜帶嗎?
兩者重量一樣,並沒有方便多少。
改變銅錫比例來區分面值?
可以是可以,不過,對於族人來說,不好區分啊。
都是金燦燦的一個顏色,他們哪裡分得清其中的區別。
如果兩者重量不一樣,以後必然會發生融幣鑄幣的投機行為。
十文面值的銅錢份量輕?
那好,融化十枚一文,鑄造一枚十文,便可以多出一部分原材料。
大批次進行的話,那麼就可以得到超出原先面值總量的銅錢來。
反之也是一樣。
這種事情,是防不住的。
再嚴苛的法律,只要有利可圖,無論什麼時代都會有人鋌而走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