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種植,收穫自然少的可憐。
所以,他們的食物來源,絕大部分來自狩獵和採集。
也因此,他們每隔幾年,就會遷徙一次。
不得不遷徙啊。
當地的獵物捕獵光了,沒有了獵物,不遷徙,就要餓死了。
這算是遊耕部落了。
他們經常侵犯太溪國,原因就在這裡。
戰場這裡,水草豐美,獵物眾多,自然是他們理想的棲息地,他們自然想要佔據這裡。
雖然夷人的種植技術落後,但是因為日常狩獵活動更多,在戰場上,他們的表現更為野蠻悍勇。
因此,雖然歷次的戰爭,夷人的數量常常少於大虞國一方,但是依然能夠相持著而沒有發生潰敗。
幸而太溪國有著大虞國這個強大的後盾,每次戰爭都能給予有力的支援,在人數上彌補了戰力的不足。
如果沒有大虞國的支援,僅憑太溪國本身的實力,是無法支撐下去的。
雖然太溪國人口和夷人部族的這個國,在人口數量上相當,甚至還勝上一籌,但是在戰鬥力上,依然是無法抵擋住夷人的侵犯。
最終的可能,要麼太溪國被迫遷徙,遠離此地,要麼……消亡。
在工業革命之前,文明的發展程序,就是這般的無奈,經常是野蠻落後的,打敗文明先進的。
黃帝戰蚩尤,周伐商,秦統六國,五胡亂華,元滅宋,清竊明,無不是如此。
夷人的這個核心部落,就是佔據了一個類似戰場這樣的地方,才得以繁衍壯大。
獵物多,定居的時間就長。
定居的時間長,種植技術自然就得到了發展。
這個核心部落,種植粟,已經學會用骨耜木耒翻耕土地了。
種植技術的提高,讓食物的獲取更加穩定,也就促進部落更進一步的發展壯大。
文明的發展程序,進入良性迴圈。
如果繼續發展下去,想必也是可以發展出一個輝煌的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