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修建水運儀象臺的過程中,祖祠也早已經修建完畢,甚至是水庫大壩的加寬增高工程也已經完成。
整個部落的大建設工程,暫時告一段落。
幾個大工程的竣工,慶祝活動自然少不了。
葉青選擇了一個日子,舉行盛大的慶祝活動。
而這一天,正是二十四節氣之首……立春!
有了水運儀象臺之後,很多事情就方便的多了。
這一年來,圭表測影也有了結果。
節氣也可以確定下來,雖然不是很精確,有些許的誤差,但是目前用來指導部落的農業生產,完全是足夠的,並且以後也可以根據更加精確的測算,進行修改。
二十四節氣的命名,葉青自然是採用了傳統的那一套。
對於取名廢的他來說,有現成的名稱使用,為什麼要費自己的腦細胞呢?
並且這一套名稱,經過了幾千年的的檢驗,是完全科學合理的,自己完全沒必要畫蛇添足。
這些基本工作完成,就可以訂立曆法。
這個時代沒有天文曆法可以參照,曆法完全是在一無所有的基礎上訂立,自然是給葉青增加了不少的難度。
但另外一個方面也有好處,沒有了傳統曆法的束縛,也少了很多方面的考量,訂立曆法也自由不少。
最直接的一個體現就是,歲首定在哪一天,這個他可以自己說了算,完全不需要考慮傳統習慣。
因為這個時候,還沒有傳統習慣。
所以,他乾脆將立春這一天當做歲首,並且做作為一個盛大的慶祝節日固定下來,以後每一年都進行慶祝。
這就是春節。
而實際上,在古代春節不是一年的開始,古代對歲首的稱呼是元旦。
古代的春節,實際上就是立春這一天,春節本就是為慶祝春天到來的節日。
葉青訂立的這套曆法完全是為部落的農業生產服務的,自然就是農曆。
有了曆法,紀年就可以從現在開始。
那麼這個紀年,怎麼命名呢?
部落準備著立國,葉青同樣也還沒有想好,如何命名。
按這個時代的習俗,這個國名便應該是防風國。
就像汪芒國一樣。
汪芒氏一族發展起來的國,自然稱為汪芒國。
主體由防風氏發展起來的國,命名為防風國也不是不可以。
但是防風國和汪芒國不同。
汪芒國是由汪芒氏部落繁衍發展出來的,國內的各個部落之間,都存在著或近或遠的血緣關係,對汪芒國這個名字不存在任何牴觸,因為,所有的部落,曾經都是汪芒氏的一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