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條木船,到達終點之後,卸掉船上的原木,裝上青磚,然後回返。
而這個時候,一路跟隨的圍觀族人才剛剛到達。
他們沒有歇上一口氣,又開始隨著木船往回跑。
氣喘吁吁的族人,沒有絲毫沮喪,依然興高采烈地一路跟隨奔跑。
他們樂在其中。
木船的速度越快,他們就越開心。
木船的裝載量,他們看在眼裡。
同樣多的原木和青磚,如果是用牛車運輸的話,需要最少五輛牛車。
而木船一次性便能運完,並且,速度也比牛車快很多。
這船太厲害了!
用獨木舟和竹筏運輸,雖然速度比牛車快,但是運載量實在是太少。
如今有了木船,堆積在磚瓦廠的像山一樣的青磚,相信很快便能夠全部運輸回部落了。
主席臺處,在沙漏翻轉了七次之後,葉青便看見人工河上,木船紛紛歸來。
沙漏翻轉一次便是十分鐘,木船往返一次的時間是一個小時十分鐘。
很好。
去掉卸貨裝貨的時間,木船往返一次的實際行駛時間,四五十分鐘左右。
時速將近十公里。
這就是超越時代的工具。
以往,汪芒國到大虞國運輸足夠供應整個汪芒國一萬人的食鹽,需要二十個年輕力壯的男人,運輸一整年的時間。
這二十人,別的事都幹不了,專門運輸食鹽。
接手了整個汪芒國之後,這運輸食鹽的問題也是葉青需要解決的問題。
派遣二十名族人整年專門運輸食鹽,這對葉青來說不可容忍。
效率太低了。
從今之後,這運鹽的問題,便再也不是一個大問題。
一萬人的食用鹽,按照每人每年四斤鹽的量來計算,部落一年需要消耗的鹽就是四萬斤。
有十條船,運輸一趟就夠了。
這一條船,載重設計雖然是三千斤,但是實際上的載重卻是遠遠超過。
看看返程的每條船上裝載的一千塊青磚就知道了,一塊青磚的重量大約五斤左右,一千青磚就是五千斤。
一千青磚數量看起來很多,實際堆碼起來,是沒有多少的。
一千磚,體積是兩個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