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長帶著四十頭牛等重的魚,以及蠶風氏巫的那件黃袍出發了。
這次的交易,是和大巫打交道,族長親自出馬。
大巫這個人太奸詐了,其他人去的話,很容易漏出馬腳,將事情搞糟。
和族長隨行的還有四十名青壯。
他們是押運乾魚,以及牽牛,沒有這麼多人手,牛很難帶得回來。
畢竟這些牛都是剛訓化不久。
數天之後。
族長帶著四十頭牛回來了。
交易大獲成功。
交易的過程很順利,沒有什麼波折。
大巫是精明人,沒有胡攪蠻纏,儘管他知道活牛的作用很大,有些心不甘情不願,可最終還是選擇了交易。
汪芒國今年受了洪災,部落的食物不夠,這些牛,便是充當食物的。
從裹腹的角度出發,相同重量的牛和魚沒什麼區別。
相反,他還賺了。
因為,魚都是鹹的,這可以少用很多鹽啊!
汪芒國的鹽也是從大虞國交易來的,也是花費了很大代價的。
打動他的,是他一直垂涎的黃袍,見到族長拿出蠶風氏巫的那件黃袍,他立刻同意了交換。
族人吃啥不是吃呢?
牛肉和魚肉有區別嗎?
相比其他忍飢挨餓的部落來說,他這個部落首領做的很好了族人沒有捱餓啊!
為部落做了這麼大的貢獻,自己私底下多得一件黃袍,也是應該的。
當浩浩蕩蕩的牛群被帶回部落時,所有人都開心壞了。
他們奔走相告,歡呼雀躍。
包括後搬遷過來的蠶風氏、成風氏部落的族人。
他們遷徙離開了原來部落駐地,已經沒有可以種植稻子的水田。
到了防風氏部落後,他們聽到了牛的種種作用,也看到了大壩工地上牛的使用,知道了牛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