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納貢的時間還有十幾天。
麻布的數量是夠的,族人的新衣往後推遲一點,就可以將現今織出的麻布拿去交易。
陶器就得抓緊時間燒製。
他一邊製造衝壓裝置,一邊讓族人準備足夠的陶泥和釉料。
衝壓裝置很簡單,模具也準備幾套。
為了追求最大效益,現時,他打算製造的都是比較小巧的陶器。
如:碗,勺。
每個品種還有兩個規格,一大一小。
當葉青將衝壓裝置給族人使用的時候,大部分族人是非常高興的。
但也有部分族人高興之餘,又有些失落。
如蠻牛這類,製造陶器技術比較厲害的人。
他們覺得自己的技術沒用了。
衝壓裝置製陶實在是又快又好。
將一塊切割出來的大小固定的泥塊,放進模具中,將手柄往下一壓。
眨眼的功夫,完事!
一個非常標準的碗就出現了。
這個碗,不但圓潤光滑,形狀漂亮,並且也很結實。
經過沖壓裝置擠壓,陶泥被擠壓的很密實,內部不存在有什麼空洞。
也不存在用手工盤泥條時,粘結不牢固的問題。
它是一體擠壓成型的。
再加上陰乾後塗滿釉料,經過燒製,更加漂亮、堅固。
這釉料可是獨一份啊,族人不說見過,想都沒有想過,世上竟然有這麼光滑、結實的陶器。
即便摔在地上,不用力,摔都摔不破。
葉青抽調部分族人,進行分工合作,快速地、大批次地製作著陶器。
和泥、壓模、“蓋章”、燒製。
陶器開始一堆堆地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