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青勸說族長:
“部落的茅屋,被大風吹倒了幾次?”
“有幾次不知道……不過,年年都有茅屋被大風吹到……有時候吧,一座茅屋一年都不止被吹到一次……”
“重新搭建茅屋,要花多長時間?”
“總得一個月吧……”
“茅屋倒了,會有多少損失?”
“唉,罈罈罐罐的損失可大了……倒黴的時候,還有人會被砸到,砸死,唉……”
“那有沒有想過,怎麼樣茅屋才能不被大風吹到呢?”
“這能怎麼想,祖祖輩輩、世世代代都是這樣過來的……這是神靈對我們的懲罰,是我們侍奉、祭祀神靈的誠意還不夠啊……”
似乎是對牛彈琴!
葉青決定換一個思路解釋。
“陶器珍貴,在於製造和燒製的困難,導致成品很少,是不是?”
“是呀!”
“你看,現在有了磚模,製造出來的磚胚全都一模一樣,又快又好,而且基本沒有損壞的,這製造方面的困難是不是沒有了?”
“誒……是啊!”
“燒製的陶器,經常會開裂碎掉,是因為火的溫度不夠,就是火燒得不夠旺。現在我們有了煤,溫度不夠的問題就不是問題了……你看啊,鍊銅時,石頭都能燒成水!”
其實葉青在這裡含糊了,陶器開裂不僅僅是溫度的問題。
跟原始人解釋道理,只能儘量簡化再簡化。
族長不明白,陶器開裂和火旺不旺為什麼有關係,但他隨即被葉青提到的鍊銅引開了注意力。
鍊銅,族長可是觀摩了很久了。
石頭砸成粉末,放在火裡燒,能變成紅通通的水。
而水冷卻後,又能變成鋒利、堅固的金色斧子。
太神奇了!
他想不明白,只有將之歸為神靈。
神靈的技藝,人,怎麼能想明白?
既然銅都能煉出來,想來燒陶器也是沒有問題的吧。
於是,他對葉青的話贊成地點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