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幾天,葉青留在部落裡鍊銅。
工具還只有斧頭和鐮刀,還需要鎬頭、鏟子和犁。
新開墾的水田,還需要清理掉草根、樹樁和石頭。
兩天後,他鑄造了出了50把鎬頭和50把鏟子。
這兩樣工具比鐮刀用料多幾倍,鑄造的效率便低了許多。
不過,也差不多夠用。
不需要每人都有,夠年輕力壯的用就好,力氣小一些的就撿撿挖出來的樹樁、草根和石頭。
而且,部落中還有一份工作要做,必須分出人力,那就是燻魚。
每天大量的漁獲,必須處理。
前幾天都是大家一起乘夜燻完,後面不能這樣搞了。
白天干活已經很累了,晚上再休息不夠,人會垮的。
因此一些體弱的族人,被葉青安排了燻魚。
人事安排重新做了調整後,葉青開始鑄犁。
鑄犁,銅的用料更多。
儘管消耗大,不過葉青也沒有為了省料,將犁頭鑄成單薄的V字型的那種,而是鑄成後世的那種三角形整體都是金屬的犁鏵。
新田開墾,費犁呀!
不鑄造得結實一點,回爐重鑄的時間就受不了。
最終,犁鏵鑄造了50個。
……
開荒的成績很好。
100來人,四天時間,清理出了大約200多畝的範圍。
草木茂盛的曠野,禿了一大片。
暫時就開墾這麼多吧。
按畝產200斤算,一年種上兩季,那就是400斤/人/年,足夠一人一年吃了。
地表的草木清除了,但地下還有樹樁。
清理樹樁,卻不順利。
只是幹了一個上午的時間,族人便哀嚎連天,成果也寥寥無幾。
葉青被族人請了過去。
有問題,找葉青,漸漸成了族人的思維慣性,族人開始依賴葉青,離不開葉青了。
葉青一次次創造奇蹟,在族人心目中,葉青開始成了無所不能的代名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