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家的吃好飯,餘李氏照舊帶著幾個媳婦兒去養雞場,老大老三家的生意倒是沒怎麼耽誤,雖然這老天時不時地來一場大雨,餘卿卿專門請人做了兩套摺疊雨棚,往桌椅上一搭。
別說,在雨中品嚐吃食的感覺也是別有一番滋味,顧客並沒有減少多少,且往家帶吃食的更多了。
因為這大棚來回帶著太麻煩,餘老三很機智地租借了縣城中生意攤附近的一戶人家的院子,每晚就直接把雨棚摺好了放在人家院子中,等第二天擺攤時候再拖出來,方便得很。
餘李氏手中有了銀子,也沒怎麼捏得緊,時不時地給老大老三一些,讓他們從縣城回來時候也多帶點糧食等有備無患。
雖然如今大家又處於不分家的狀態,老二家也一直沒停歇地從縣城拉東西回來。
餘李氏覺得,不能啥事都依賴老二家的,依賴久了反而容易出毛病,所以時不時地提點兩家幾句,於是你抬一箱我帶一筐的,很快,清山院裡的倉庫都堆滿了。
這按部就班的一天,除了昨夜雨水大了一些,看似並沒有什麼奇特。
早起做農活的村民還是很多的,如今山頭上,老餘家的專案還是有些零零散散的需要人力,按日結賬,力氣多的村民就早點起來做完農活,再去山頭上找點工做。
餘卿卿吃完了飯,拉著她哥的手,還沒想好要去哪兒轉,只在大院裡溜達一會消消食。
可別說,當初大家都覺得,這院子蓋得未免太大了些,從門口走進屋都要費小半天步路,一點都不像是農村家裡該有的排場。
可自從老餘在飯桌上說,飯後走一走,活到九十九,整個餘家就多了一個飯後溜達的習慣,這青磚鋪就、林木繁多的大院兒就成了他們飯後最愛的地方,不用擔心在泥地裡走著走著一腳踩到一泡牛糞或者一個爛泥坑兒。走累了,還可以找處小亭子歇歇腳,欣賞一下花花草草,不要太舒坦。
走著走著,靠近了大門時,餘卿卿聽到大院外有門鈴聲和隱約的哭泣聲。
餘卿卿送來她哥的手,先一步邁著小快步跑去開門,門口竟然是有一小陣子沒見過的王二狗。
只見這年過而立、滿目蒼桑、眼角通紅的男人,一身都是泥痕,餘卿卿的第一反應便是:他那個病怏怏的媳婦莫不是出事了!
王二狗是真的不想哭,雖然他沒讀過書,不知道男兒有淚不輕彈的道理,可他們莊稼漢子,吃得百樣苦,哪能因為點大的事兒就哭鼻子呢。
可今日,對他的打擊實在是太大。
王二狗自從佃了老餘家的三畝地,就把這田當做自己的命根子似的侍弄,聽聞餘家在山頭上招工,也都很少去過,家裡只有他一個勞動力,也沒有牲畜,他只想著精心將田地打理好,等到了秋季收穫的時候,能為自家攢下明年的口糧和餘錢。
最近這連日時不時地暴雨,就叫他心中有點不安。
老餘家的地,在整個村裡地勢是偏低的,往年村裡沒有這麼大的雨、也沒有多少積水隱患的,可今年似乎不大一樣,隨著雨落的時間越來越長,村裡的水窪地越來越多,王二狗內心的擔憂愈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