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遊戲競技>鬥羅之我攜核爆而來> 方興語:盛世便回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方興語:盛世便回 (1 / 8)

(一)

1938年,7月7日下午7時30分。

此時暮色已是降臨,整個北方大地都壓在一片沉昏之下。

駐守豐縣的日軍河邊旅第1團第3營第8連,由其連長清水節郎率領,從兵營出發開到盧橋西北龍王廟附近,再次舉行夜間演習,他們將眼前的宛城視為假想敵。

宛城此刻駐守的是馮玉翔將軍的西北第29軍,29軍一直是國軍中抗日意識最高的一支軍隊。

他們這幾個月已經被日益囂張的日軍演練刺激地寢食難安,大刀隊時時刻刻地手握著一米長度,紅布包裹的無極刀。

此刀是1931年中國武術家李堯臣受聘於29軍打造的,因為當時的西北軍缺少步槍彈藥,只有以大刀代替,輔以近戰。先生結合中華傳統的六合刀法,兼揉進了武當的劍法,將西北軍的大刀發揮到了極致——刀本是刀,可劈;刀亦是劍,可刺!

宛城城頭上,西北軍一個個神色警惕地戒備著城下演習日軍,今年6月份以來,他們氣焰是越來越囂張了。

自從1931年日軍火速攻佔下東北三省,南京國民政府又奉行不抵抗政策,三十萬東北軍“浩浩蕩蕩”地撤離了東北三省。

日軍又接著步步為營,在“九一八事變”之後,他們又妄圖佔領“平津”地區,因為“平津”是華夏的經濟文化中心,日軍將領甚至妄言道:“只要攻佔下了北平,其它地方都會不戰而降!”

……

……

晚上10時40分左右,日軍演習連隊連長清水節郎藉口其演習中的一名士兵無故失蹤,要求宛城守軍開啟城門接受檢查。

西北軍指揮官金振中拒絕了清水節郎的無理要求。

此刻,已是深夜,暴雨入注。

雙方僵持在夜色的潑墨之下,接著宛城城頭炸開了第一道炮彈的火光,日軍悍然向宛平城發起了攻擊。

西北軍立即展開反擊,先後打退了敵日軍的四次進攻,這場防衛戰一直持續到了10日。

……

……

“道長,保家衛國使我們軍人的使命,此次夜襲東岸陣地你還是留在城裡吧!”此刻,一個滿臉灰燼的西北漢子對著城角下正在擦拭刀具的白髮老頭說道。

這個老頭一身穿著打滿補丁的得羅道袍,他滿臉的褶皺,但兩隻眼睛卻是炯炯有神。

老道1931年隨武術高人李堯臣一起來到宛城,教授大刀隊武當劍法,使得“無極刀”也可像利劍一般刺入敵人體內。

之後,老道便在宛平城住了下來,他精通一手的醫術針灸,平時除了教戰士練習刀術之外,還會照顧一些生病的戰士。

閒暇之餘,老道也會在戰士們的要求下講解道法。

曾有西北軍戰士問他:“老道,你為啥下山啊,這仗打起來可沒山裡清淨啊。”

老道苦笑道:“身逢亂世,修道之人又怎可獨善其身?”

戰士又問老道叫啥名字,老道笑而不語。

10日晚上,宛守軍已經打退了日軍的第五次進攻了,二十九軍的後續部隊也趕來支援。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