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可給小老闆氣壞了,罵罵咧咧一下午。
很多讀者把書拿回家就準備一飽眼福,實際上,不少讀者越看越沉默,會抽菸的大多都會點上一根,深深地吸一口,才能舒緩一下情緒,不少脾氣爆裂的,直接在網上就開始祖安模式,瘋狂開噴。
褚清早有預料,這本書當初褚清看完的時候愣了一下午,那種悵然若失的感覺,褚清忘不了,當然也有不少正面的評價,因為大多數人還是能夠理解書籍要表達的意思。
【我們永遠無法知道,是太陽昇起,還是意外先來臨。福貴的人生是悲劇嗎?至少我認為是的,但並不全面。畢竟當初那個在經歷了一個又一個親人相繼離世的老人,終將所有的苦難與往事,化作一頭耕牛,與半畝田地。】
【看完的這本書整個人都不好了,心裡堵的慌,又不知道為什麼,想哭但又沒有眼淚,就那麼幹著眼睛,又壓抑又難受,也說不明白為什麼,到底是因為福貴的經歷太悲,還是什麼,總之就默默的在火車上看著最後一頁發楞】
【《活著》向我講述了一個不一樣的世界。這個世界充滿了悲劇,也夾雜有點溫情。這個世界的悲劇是傷情的,令人不忍卒讀的,但同時又是寬廣的,豐富的,超越了時空而具有特殊意義的】
【我們常說死亡是要有意義的,然而很可惜,我們大多數人都會是像書中那樣,在某一天突然就死掉了,除了你的親朋好友,沒人會感到悲傷,旁人總會輕飄飄的說一句節哀】
【這世界上沒有任何事情比活著更加艱難的,也沒有任何事情比活著更加美好了】
【有人曾問:這個世界對我到底是深情的,還是無情的?有人回答說:世界並不認識你,它是無意的。】
【本來我認為這本書就是大量煽情悲劇的堆砌,然而當我看到褚清那句‘人是為了活著而活著’時,我又突然覺得他下手還是輕了】
【看完這本書,我突然覺得我和福貴本身並沒有什麼區別,哪怕我父母尚在,妻兒健康,可是我每一天都在煎熬,我活著只是為了活著,為了薪水,為了家庭,所以我活著】
【社畜一枚,三十六歲程式設計師,每天備受家庭和工作的摧殘,有那麼段時間,一度想要自殺,可是又捨不得夜裡下班的美食,偶爾休息的釣魚時光,這都是我留戀人間的證據,今天看到這本書,有點釋然了】
【褚清最讓人痛恨的就是在一切好像就要好起來的時候,給予你一擊。】
網上的評價眾說紛紜,有認為褚清矯揉造作,刻意煽情的,有認為褚清倡導反抗,與命運搏鬥的,也有人認為褚清訴說人生,道出真諦的,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每個人的解讀都是自己的。
這也是所謂作品創造之後就與作家無關了,這是作品與讀者的對話,不同的角度就有不同的理解,但是大多數人的評價都認為這是個經典的作品,好的作品。
褚清並沒有多看網上的評價,事實就交給讀者,這並不是以作家的意志為轉移的,就想原世界的《平凡的世界》,在文壇裡並被人待見,然而卻深受大眾喜愛。
人們並不關注作品中的藝術性,只關心閱讀的體驗,是否能讓你有所觸動。
樂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