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場抽查的入展作者陸陸續續的都交上抽查試卷,考官把所有試卷匯總之後,幾位評審專家都落位。
書協的抽查一般是中書協派兩個理事,剩下的由本地書協的領導補充,組成評審團。
褚清被放在了第一位,因為他是第一個交卷的。
“劉老師,你先看吧。”
劉理事把考試袋開啟,抽出考卷,從頭至尾看了個遍,在表格上褚清的名字上寫下分數,99分。
展覽作品打分階段都不會點評和講話,這種時候都是避嫌的時候。
當然現在這種情況都少見,因為作者個人資訊都會是寫在背面的,然後籍貫相同的不會點評,還有交叉點評的環節,加上作品的同質化嚴重,所以一張作品想要靠作弊入展,基本天方夜譚。
但是像這種現場抽查基本不會避諱,因為考察的是作者的書寫水平和書寫風格與入展作品是否相同。所以分打的比較高,再者一般差異不大都會80分往上。
“這小楷寫的真好,這風格有傳統又有新意。”
“確實,再多鍛鍊鍛鍊,入展蘭亭獎還是有機會的。”
“確實,這小字清雅簡淡,蕭散含蓄,有拙趣,有書卷氣,不可多得啊。”
“確實是沉下心學習的,不浮躁。”
幾位評審員讚口不絕,這時最邊上的評審員開口了,這是今天負責考場的那位考官。
“你們不知道,今天這個作者是最早交卷的,前前後後用了不到半個小時,想不到啊,又快又好。”
“真的假的,這麼厲害,書近古人啊。”
現代的很多展覽書家的作品都是長時間磨作品,一副作品耐心的能寫100遍以上,一遍遍的調整,所以現場檢查的時候就很磨嘰。
寫的快的很多,寫的好的很多,又快又好的全國也沒幾個人。
在考官們看考卷的時候,褚清在和徐舒窈吃烤肉。
“窈窈,過兩週我要回家過年了。”褚清嚥下嘴裡的烤肉後講到,
“怎麼,過年就過年嘛,又不是明年不過來了。”徐舒窈也放下筷子,幫褚清把飲料倒滿。
“其實,,,,”,褚清想的本來是過年前就和徐舒窈確定關係,爭取能夠過年和父母說清楚,但是想到他們倆還是太快了。
年後吧,年後就確定關係,爭取能夠明年的過年就娶回家,他發現他離不開徐舒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