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別李耀後,第二天回到公司的張達,收到了張想提交上來的《明達投資公司下半年投資計劃書》。
對於公司的投資計劃,張想一向是要報給張達過目並審批的。
而在系統沒法再蹦出和股市相關聯的成就後,張達對於張想的計劃書,通常就是簡單看看而已。
他很確信,即便靠著奈飛股票割了兩大波韭菜,但論投資經驗和對證券市場走向的預判,他依舊比張想要差很多。
因此,對於張想提上來的投資計劃,張達幾乎都會予以透過。
而張想也著實沒讓他失望。
雖然偶爾也有看走眼的時候,但張想大多數的投資,都為集團帶來了收益。
而就當張達準備例行公事地批准對方的投資計劃時,他才忽然想起了系統的新功能。
既然可以透過任務獎勵的多寡看出他自行編輯的任務的難度,那他完全可以反向思維一波,透過編輯和股票收益率有關的任務,來確定這支股票是否值得投資。
簡單來說,系統給出獎勵越低的股票,就越值得投資!
說幹就幹,張達重新翻閱了張想的投資計劃書。
在這份投資計劃書中,張想把準備投資的股票,分為了保守型、積極型和冒險型三種。
不用說也知道,保守型的股票,一定是張想認為最容易獲得投資收益的股票。
於是,張達先用一支名叫“江南雲錦”的保守型股票編輯了任務:
“透過購買江南雲錦股票,獲得超過50%的收益率。”
系統當即給出了任務獎勵:“100軟妹幣。”
‘噢,和我在馬術比賽上拿冠軍一樣簡單。’
張達心裡頓時有了底。
這麼一支股票,買就完事了!
隨後,他又依法炮製,陸續測出了好幾支股票的收益率。
而一支藏在保守型投資中的壞股,也暴露在了他的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