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0日上午。
張達和程明明,坐著幻影來到了機場。
陳元博等人,已經在公務機的專用候機樓裡等候他們了。
這次要和張達二人一起前往貴州的,除了慈善會的工作人員外,還有幾名志願者。
總人數達到了37人。
因此,張達只好放棄只能搭乘19人的龐巴迪7500,改乘波音BBJ2出行。
2小時後,飛機降落在了貴州的省會築城。
陳元博提前做好了安排,張達等人剛出機場,便有一輛大巴車載著眾人開向了畢節。
路上,陳元博坐在大巴車的最後一排,向張達彙報道:
“張總,我們在築城和畢節各租了一個辦事處,築城的辦公室用於統籌全省的慈善工作,畢節的辦事處則偏向於慈善下鄉,以及志願者的管理和協調工作。”
“嗯,這樣挺好的,到時候我也去畢節的辦事處看看。”張達輕聲說道,“呆在一線的員工和志願者們都很辛苦啊。”
“確實辛苦,不過能幫助到別人,大家心裡也都有一股成就感。”陳元博說道,“張總,還有件事我要再和您說一下,那邊的住宿條件,可能比較一般。”
“沒有問題。”張達搖搖頭,看著自己光溜溜的手臂說道,“原本就不是出來玩的,我們都有心理準備。”
坐在他身旁的程明明,也認真地點了點頭。
“那就好,那就好!”陳元博笑眯眯地說道,“張總,希望小學的鐘校長希望您能後天的開學儀式上做一個開學講話。”
“我就算了,動員工作還是交給鍾校長為好!”張達想了想,拒絕道,“你知道,我是不懂教育的。”
“我只希望,學校裡的孩子們能透過學習,改變家庭的命運。這樣,我們的工作,才有意義。”
“我明白了,張總!”陳元博欠身道,“我會把您的原話,轉告給鍾校長。”
“不用,明天去學校參觀的時候,我親自告訴他吧。”張達問道,“我聽說,鍾校長身體不太好是嗎?”
“是的,張總,鍾校長他低血糖,而且還有慢性胃炎的毛病。此外,他還有咽喉炎、頸椎病這些教師的職業病。”
陳元博說道,“張總,您知道的,鍾校長他們的小學在得到我們的捐款前,只是一座普通的鄉村小學。不僅缺錢,更缺人。”
“鍾校長過去一人身兼學校校長、語文老師、水電工等多項職務,日夜操勞,才埋下了不少病根。其實不止是鍾校長,這所鄉村小學原本的幾位老師,身體都不太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