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假期結束後,張達獨自乘坐龐巴迪7500飛往了燕京。
剛下飛機,便有專車將他接進了釣魚臺國賓館入住。
有關部門的聯絡人,早早等在了這裡:“張達同志,發言稿您準備好了吧?”
張達點頭道:“當然,需要交給你們稽核嗎?”
“不用,您只要從您的角度出發,真實地講述主題口罩事件的經過,再談談感想就好。”
聯絡人笑眯眯地說道,“張達同志,這件事之後,領導們對您的評價很高啊!”
“謝謝。”
...
兩天後,張達站上了發言臺:
“各位領導,各位同志!我實話實說,一開始推出主題口罩,只是為了協助球隊的防疫工作。”
“至於後來會在嚶國引發戴口罩的熱潮,則完全在我的意料之外。”
“不過,我覺得之所以能夠取得這樣正面的成果,是因為我的出發點也是積極的、是正面的...”
在程明明擬定的發言稿的基礎上,張達進行了不少修改,加入了一些他本人的感受。
令他沒想到的是。
這次的發言,獲得了領導們一致的好評。
散會後,幾位大佬還聚在一起討論。
“張達這個小同志很不錯!說話很誠懇,人也穩重。”
“沒錯,這個小夥子說話、做事都很踏實,我在他身上沒感受到年青人的那股浮躁勁。”
“張達同志也很愛國,前年他可是捐了兩尊獸首給國家。”
“誒,你們聽說了嗎?張達同志還在做慈善。”
“是嗎?好像沒看到相關的報道。”
“這就是為什麼我說他穩重的原因!別看他的商業行為好像很高調,又是買球隊,又是搞流媒體。但真正做好事的時候,他相當地低調。”
“我也是看到貴州當地政府的訊息才知道,有一家明達慈善基金會,準備在貴州開幾十家希望小學,主要開到山裡和村裡。此外,他們還準備免費給當地修路。”
“這是大好事啊!張達是個好同志啊!”
“是個好同志!”
於是,當開完會的張達準備回家時,聯絡人又找了上來。
“張達同志,上面已經開會研究決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