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末,鎮國公主派出自己的心腹長史官黃逸前去京城求援。黃長史本是一介文弱書生,卻因精通兵法擅長奇謀而留在公主駙馬身邊充當軍師智囊。此次冒死進京,只為探查京中情況,且欲憑三寸不爛之舌說服雍和帝調撥錢糧增援遼東。
“遼東到京城兩千餘里路程,那黃長史,一人一騎,每逢驛站只換馬不換人,就這樣,愣是硬生生跑了五天便到了京城。
“可卻萬萬沒想到,一進京中竟探知雍和皇帝於三個月前便已駕崩。但遼東那兒,不,確切地說應是大長公主和凌大將軍所戍守的平城,卻被瞞得密不透風。999首發 .999xs..999xs.
“當時京中形勢已然大變。順平帝登基,王氏一黨正竭盡全力清除異己廣植黨羽。遼東的大長公主與凌大將軍自然便成了他們心頭上最大的隱患。
“黃長史大感不妙,這時方才明白為何數月以來前方後援一直不到,之前所派催糧官如泥牛入海一去不返。
“原來凡有遼東信使來京,王黨皆派人於各城門外五里處以逃犯之名截殺。好在那黃長史素來機警,離城十數里便下馬喬裝,扮作探親的異鄉客進城,方才躲過一劫。
“待探明京中局勢,那黃長史本欲速回遼東稟報,可誰知返回途中卻傳來大長公主與凌大將軍雙雙戰死的訊息……”
“當年之事竟有如此隱情!”昊軒聽灼華所述簡直如聽傳奇一般不敢置信,“難怪凌家軍戍邊十年,無一敗跡,更讓戎狄聞風喪膽。卻於建元五年突然大敗。原來外敵倒還是其次,內鬼才是真兇。
“可……我不明白,就算那王氏一族要清除異己,又因公主駙馬手握兵權而心生忌憚。但當時畢竟戎狄大軍壓境,稍有不慎便有滅國的危險。
“那王氏怎敢如此豪賭?以大齊江山為注,只為剷除掉你的父母?若萬一戎狄一路殺向京城,那豈不是貪小失大得不償失!”
“如何敢以大齊的江山為注?”灼華冷笑一聲,“權慾薰心之下又有什麼不敢有什麼不能的?更何況,王氏一黨當年會如此有恃無恐,還因為這其中有一個更大的驚天陰謀。”
“驚天陰謀?”
“對。”灼華抬眼看他,“假若當年王氏一黨和戎狄早有勾結暗中串通,以大齊邊境十座城池為注,換取戎狄剿滅凌家軍誅殺我父母呢?”
昊軒大驚:“裡通外國?這,這怎麼可能?”
灼華垂眸,聲音清冷至極:“怎麼不可能?當年我父親是手握重兵的遼東大將軍!我母親是位高權重的參政長公主!二人皆權傾朝野聲勢赫赫,且又是夫妻同氣連枝共進共退。
“這樣的兩個人簡直如安睡於王氏一黨側榻旁的猛虎,如若想要獨掌這天下的權勢,王氏一黨又怎會容得下他們二人?
“當年平城之役,先帝尚在病中之時,戶部便以國庫空虛為由停了遼東的軍餉供給。那時不知先帝是否已然知道了王氏一族的狼子野心。不過即便知道,想必那時他已力不從心無可奈何。
“後又有時任遼東布政使的陸良川叛變。不僅掐斷了地方上的糧草供給,更向戎狄提供了平城關防部置的草圖,導致戎狄深夜偷襲平城成功。
“那時平城內的將士們已被圍困數月,正值人困馬乏。戎狄得了關防圖,又有內奸做應,那一仗我凌家軍敗得十分慘烈。
“我母親當時本已被父親派人護送先行衝出平城。可卻被內奸出賣,遭了戎狄的埋伏,致使……致使她和腹中已盡臨盆的孩子……一屍兩命!
“而那內奸與陸良川、王致等人皆脫不了關係!
這陸良川在任遼東布政使之前原還曾因公於凌家軍中歷練過一年,與我父母相熟,與凌家軍頗有淵源。
“就是這樣一個與我父親與凌家軍將士稱兄道弟之人,卻親手陷我父母和大齊幾萬將士於敵手,冤殺三萬忠魂,助戎狄侵犯大齊邊境殘害邊關百姓!